当前位置:读零零>>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第220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21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0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216-1(1 / 3)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216-1

国家事业单位及其基本权益

一、基本概念

国家事业单位的基本权益,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享有的基本权益。依照物权法第54条规定,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标志着国家事业单位的物权类型分别为国有资产占用权(用益权)、国有资产用益物权、国有资产信托所有权,以及国有资产单一占有权、国有资产单一使用权等不同类型。此项特殊权益,由所有制关系法、所有权关系法、公共利益关系法和国家事业关系法统一规范与调整,确认、保护、利用国家事业单位的基本权益,规范、限制、调整国家事业单位的产权布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家事业单位,简称事业单位,暗指事业单位法人组织,是指国家投资举办并由国家机关直接领导的有经营权或者无经营权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单位,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后勤式服务单位。包括参公(国家机关附属机构)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补贴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四种基本类型,也分为分为直属的和独立的国家事业单位、简义与繁义的事业单位等类型,或者依据行业或者职业划分,可以划分为精神产品及服务类、物质产品及服务类、中介产品及服务类、社会福利服务类和机关服务类等5大类型,他们都有各自的基本物权模型。它们有着不同程度的投资权益与资产权益。事业单位法人组织需要依法登记注册,自登记之日起产生物权公示效力与排他效力。

确认各种国家事业单位的类型、性质与物权结构,区分各种事业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是物权保护的首要的一环。这里面牵涉到国家与单位及其个人的财产权关系,需要一一进行厘清。从物权法第54条规定中可见,同为国家事业单位,自主支配和他主支配财产的权利是不相同的。

本条款,实质上将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分成了三个主要类别的物权系列:第一类是国家事业单位定限占用物权系列,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和使用”的占用权利;第二类是国家事业单位信托用益物权系列,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和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的有关规定收益的权利”的用益物权;第三类是国家事业单位信托所有权系列,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和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的有关规定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信托所有权。除此之外,还可以存在的权益包括国有资产单一占有权、国有资产单一使用权等不同类型。

国家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显著不同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中心、不是以单位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物权价值观,在建立健全和积极推进福利社会主义领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以市场调节为补充,原则上社会利益优于单位利益、长远利益优于眼前利益、物权价值优于经济价值。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条件与服务对象,通过政府出资、个人购买社会保险服务、募集资金支持和自收自支等各种途径来建设和保护各种国家事业单位,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消费领域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福利社会主义水平。

二、基本类型

国家事业单位的基本物权类型,是国家法人专控类制度信托所有权项目下的全额拨款和参公事业单位定限占用物权、财政补贴事业单位财产定限(信托)用益物权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制度信托所有权三种主要类型。主要由制度物权法规范与调整,间或由普通物权法、担保物权法规范与调整,其法律关系、法锁关系、物权关系、信托关系和社会关系与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有所不同,需要认真对待。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限占用物权

全额拨款和参公事业单位定限占用物权,简称事业单位财产定限占用物权,是事业单位财产无偿占有与无偿使用的定限物权。是国家完全专控权、事业单位完全不负财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单位物权。性质上,享有国家财产享用型占有权、享用型使用权两个基本的受专门限制的占用物权,外加财产保管权、保护权、保养权、保有权和职工的特别享受权、劳动分配权。如果有条件外加收益权、处分权,应当由新的制度物权法来规范与调整,原则上是事权下移、财权上移,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将所得收益上交财政。

2.参公事业单位定限占用物权

参公事业单位虽然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比纯粹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与退休待遇要强一些。譬如,***政策发展研究中心及其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与退休待遇是参照比照公务员的待遇执行的,因此稍微高一些,但本单位几乎没有收益权。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是交叉性概念。所有参公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但不是全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参公事业单位。如北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