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声仿若春雷,捡娃的意识逐渐恢复过来,他今年四岁,以年龄而言还是小孩子,可是在他的感觉中,自己比同龄人想的东西更多,但也不过是感觉,这种浑浑噩噩的感觉他并不喜欢。
耳边的读书声似乎让他的意识更加清醒,感觉自己的某种状态正在生根发芽,他终于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要读书。吴李氏一边和大哥闲聊,一边向门口张望。终于一声钟响,安静的私塾变得开始喧闹。门打开,放学的孩子冲出来,年龄大概在六岁到十二岁,待人群慢慢散去,一名身着青衣的老人慢悠悠的走出来,他双手背后身后,摆着八字步,脸上的肌肉可能因为长期板着,线条有些僵硬。
李泽林吴大山急忙跳下车迎上去,吴李氏抱着女儿走下车,脸上带着一股拘谨之色,小虎一缩头,偷偷朝着哥哥做了个鬼脸。
在三人的坚持下,李秀才也就是他们的姥爷,才坐上车。吴大山和李泽林坐在外边,吴李氏将车厢内的空出一大块地方,让父亲坐下。李秀才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肃,温声的问着捡娃的年龄和平常的兴趣。
整个气氛还算融洽,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感觉马车停下来,外面喧闹的人声此起彼伏,掀开车厢的帘子,映入眼帘的就是满满的恭贺声,有村里面的乡亲,也有相熟的读书人。
李秀才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和众人打过招呼,先回到后院换了衣服,然后去招呼前来祝贺的客人。
捡娃和小虎跟随吴李氏,走进后院。吴李氏的样貌跟自己的母亲有些相像,小虎看起来很喜欢这位说话轻声细语的姥姥,不停的向他姥姥撒娇。一小会儿他们被带到一处小小的院落,院落里面的孩子也很多,不过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小孩远远的站在别处。
他们厚厚的棉衣,棉衣不知道用什么布料制成,带着鲜亮的颜色,言谈举止有些高人一等的感觉,很自然,那几个人被农家的孩子远远的疏离,不过他们似乎也不怎么在意。
那几个小孩子中一个年纪七八岁的孩子走到捡娃的面前:“你就是姨姨捡回来的孩子么,长的还不错,我是你大表哥。”
捡娃看着他,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听见小虎在远处叫他,也就没有理会,转身向小虎走去。
那小孩高扬着头,以为能够听见这个小屁孩管他叫表哥。因为他是家里面最小的,一直希望有人管他叫哥哥,威风一下。听见后边自己兄弟传来的哄笑声,他才发现,那个小屁孩居然走开了,他的脸飞快的变红,一个箭步,一把抓住捡娃的胳膊,猛地向后一拉。
一股大力将捡娃拉到在地上。远处的小虎看见哥哥倒在地上,飞快的奔过来,一把推在小屁孩的胸口,将他推到在地上,远处小屁孩的小伙伴看见了,一窝蜂的冲过来,七手八脚的将小虎推倒在地,而小虎新认识的几个农家玩伴自然也奔跑过来。孩子的尖叫声,吵闹声,哭泣声场面变得相当混乱。
终于在大人的干预下,这场混乱才得以停止,然后就是大人的呵斥声和孩子们争相告状。
这场小的风波并没有传道老寿星李秀才那里,前院仍是笑语晏晏。
终于等到快要开席的时候,小虎捡娃才被带到前院,这才知道刚才那几个锦衣棉衣的孩子果然是吴李氏二哥和三个的孩子,几个孩子依次向李秀才磕头,嘴里说着早已被教好的贺寿语,场面其乐融融。
回去的路上,吴李氏得知今天的事情将小虎呵斥了一顿,这次捡娃靠近吴李氏将今天的事情,断续的说了一遍,终于让吴李氏知道自己错怪了儿子。
这次吴李氏将小虎夸了一顿,小虎的郁郁一扫而空,又恢复了欢快的性子。
在回去的路上,捡娃将想要读书的事情跟吴李氏讲了。吴李氏沉思了一下,说要和他们的爹爹商量一下。
第二天,捡娃被叫到了东屋,吴李氏一改往日的的温和,很严肃的问捡娃是不是要读书,她将读书的刻苦跟捡娃说了一遍。
捡娃很坚定的点点头,说自己一定会努力读书。
吴大山家终于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让捡娃和小虎开始读书。因为自家的环境不太富裕,所以启蒙先由吴李氏来教。吴李氏托人向父亲要了几本用过的《三字经》《百家姓》初步识字的书,李秀才得知后,很是赞成,还托人捎回来一块小石板,用于教学,可以省下不必要的笔墨钱。
吴李氏每天起的很早,要先做好饭,做好家务,开始教二小识字,先从三字经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一边看着襁褓中的闺女,一边耐心的教导兄弟二人。
春雷带来了最初一抹春天的信息,枯枝上开始冒出嫩绿的枝桠,吴李氏不得不承认捡娃是一个读书的料子,只不过两个月,他已经能够默写《三字经》《百家姓》了,小虎则是晕头晕脑,只要开始读书写字,整个人就样打蔫的茄子,坐着低头都可以睡着了,最后也只得希望他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好。
春忙的时候,吴李氏开始忙不过来,不能再时刻教授捡娃,吴李氏也知道自己也没有多少能力去教授捡娃了。于是,全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