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江河奔流> 东南共主司马睿 王敦之乱撼社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南共主司马睿 王敦之乱撼社稷(1 / 2)

西晋晋惠帝时期,北方大乱,八个同姓的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央控制权,在中原一带展开血腥厮杀,最后,闹了个同归于尽,西晋王朝也做了陪葬品。Du00.coM唯一没有卷入这场厮杀的琅琊王司马睿,成了晋朝唯一幸存下来的衣钵传人。

司马睿不肯参加对中央政权的争夺,他虽然被多次邀请加入战团,但是,司马睿很明智地拒绝卷入这场生死大战,而是专心在东南发展,从而为汉族人保留了一个避难所。

司马睿被朝廷册封在建业(今天的南京),当时的北方已经开始大战,很多北方大族开始举族南迁,北方第一大族王氏追随司马睿来到南方,为司马睿在南方站住脚跟立了大功。

王氏家族的杰出人物叫做王导,可谓是司马睿的诸葛亮、齐桓公的管仲。司马睿把王导看作是主要谋士,事事都找王导商量,以诚心对待王导。

司马睿刚到建业的时候,南方的头面人物都瞧不起司马睿,没有人愿意搭理司马睿,眼看着被凉在那儿了。王导是一个智多星,他安排司马睿外出参加祭祀活动,王导与北方南迁的各个大族的头面人物都骑着骏马,带着壮观的卫队簇拥着司马睿,南方大族的代表人物顾荣、纪瞻看到了,十分惊讶,他们才明白,这个司马睿是有实力的,于是,南方头面人物们纷纷开始拜访司马睿。司马睿派遣王导到二人府上回访,请二人接受司马睿授予的官职。

顾家是江南第一大族,他带头拥戴司马睿,使得其他南方上层人物也纷纷表态,接受司马睿为南方大族与北方南迁大族的共主,毕竟是代表着王朝正统嘛!

王导劝说司马睿说:“谦和地结交贤士,节俭地充足财物,用清静无为的方法来办理政事,安抚新旧属下。”这些话成为司马睿治理国家的方针。

司马睿曾经很贪杯,荒废了正经事情,王导劝谏他,司马睿命人倒满一杯酒,用手将杯中酒倒在地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喝过一杯酒。

北方大族周氏与桓氏来到江南避难,见到司马睿后,议论道:“我们因为中土多难,才来到南方,司马睿如此软弱,靠得住吗?”等见到王导之后,二人放心了。

北方众名士曾经在一起聚会饮酒,有人说道:“南方、北方的风景没有什么不同,抬头一看,只看到长江与黄河的不同。”大家一起哭泣。

在座的王导说道:“大家正要为振兴国家而努力,怎么像囚犯一般哭泣呢?”大家止住哭声,向王导道歉。

名士周鲪对王导说:“中原沦丧的根本原因,在于求人才的时候,只重视虚名,老庄的学说迷惑人心,能够处理实际业务的人,被认为平庸俗人,应该修明刑罚,用霸王之术来治国。”王导默默不语。

周鲪用同样的话来劝说司马睿,很多人讨厌他,司马睿只好派周鲪到外地出任太守。

南方大族周釲,宗族强盛,很反感北方人指挥自己,多次发出怨言,临去时的时候,对儿子周缬说:“杀死我的,是那些北方佬,能够为我复仇,才是我的儿子。”

西晋朝廷多次邀请司马睿发兵中原,司马睿为了专心在江南巩固自己的统治,每次都以南方尚不稳定,加以婉拒。

司马睿镇守江东的初期,王导帮助司马睿处理朝政,王导的堂哥王敦有军事才能,帮助司马睿处理征讨的事情,都立了大功,王导作为东晋朝廷的宰辅,威望很高,司马睿在318年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曾经邀请王导一起坐在龙床之上,王导坚决拒绝,司马睿这一举动含义深刻,看似表彰王导的功劳,实际上是在告诫王导不能僭越君臣的名分。

东晋王朝的主要地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包括今天的浙江、江苏、江西一带,属于扬州,扬州刺史一般都由皇族担任,负责拱卫都城建康(今天南京)的安全。另一部分在东进西部,东晋的主要兵力集中在这一带,其中心是荆州一带,荆州刺史一般都要兼管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等地的军政大权,兵力超过扬州刺史,一般都由能臣担任,负责对抗北方胡族的压力。

王敦作为东晋的大将军,长期坐镇荆州,拥兵自重,居于建康的上游,随时有可能顺流东下,直达建康城下,所以,司马睿很忌讳王氏兄弟。

民间谣传:“王与马、共天下。”传到宫中之后,司马睿感到了压力,渐渐疏远了王导,中书郎孔愉劝说司马睿,陈述王导的忠诚与贤能,司马睿将孔愉贬到外地任职。

王导很能顺其自然,每天安分守己地生活,很多人都称赞王导的修养。王敦不肯接受这一现实,决心挽回局面。

司马睿开始重用刘隗、刁协二人,压制王氏的势力。王敦的亲信钱风、沈充知道王敦有叛乱的心思,就为王敦出谋划策。

322年,王敦从武昌起兵,打着铲除奸佞刁协、刘隗的旗号,从上游顺流而下,刘隗、刁协建议杀死所有的王姓家人,司马睿不同意。

王导带着自己家族的二十多人,每天来到官府,等候朝廷的处分,司马睿命令王导穿上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