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纳·詹姆斯·阿尔伯特
(1907~?)美国小说家。他的出生年月一般定为1907年2月3日,其实并不可靠,因为他是个弃儿,幼年在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镇的街头流浪时被爱德温·米切纳夫妇收养,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出生年月与家庭背景。他在家乡读完文法学校后,14岁便只身外出流浪,游历了45个州,回家后靠卖报勉强度日,险些堕落为少年犯,由于他擅长多项体育活动,篮球尤其打得出色,1925年获得一项体育奖学金入斯沃思莫尔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附近的希尔学校教了一个时期的书,在获得一项旅行奖学金后得以出国旅游,在苏格兰入圣安德鲁大学,旋即又去伦敦及意大利的锡耶纳研究美术,还在地中海的一艘货轮上工作过。经济萧条时期回到美国,教了四年书,1937年在科罗拉多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即在该校任教。在1937~1942年间发表有关社会学教育论文十余篇,这可以说是他写作的实习时期。1942年参加了美国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太平洋服役,到过五十多个岛屿,战后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写了背景、人物与故事都有连贯性的短篇小说集《南太平洋故事集》(1947),该书出版后轰动一时,获1948年普利策奖,并使米切纳一举成名。
米切纳是个饱学之士,不仅写小说,而且在好些大学里教过书,当过记者、编辑,出版过关于美术、印刷、美国生活方式、美国选举制度等大量学术著作。当然,使他驰誉美国文坛的是他的小说创作。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三十余部著作,其中最畅销也最出名的是史诗型长篇小说,包括《夏威夷》(1959)、《车马队》(1963)、《渊源》(1965)、《流浪者们》(1971)、《百年》(1974)、《切萨皮克》(1978)、《契约》(1980)、《波兰》(1984)、《得克萨斯》(1986)等。《夏威夷》被认为是这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历史小说,从地质形成一直写到夏威夷归并美国成为一个州,通过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人物和他们的悲欢离合、缠绵悱侧的浪漫故事,勾勒出夏威夷发展的形象历史。
米切纳高年80多岁了,他成名后始终不忘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各种奖学金的资助,因此他把自己近千万美元稿费收入的大部分都捐赠给各大学作为奖学基金,这说明米切纳不仅是一个有国际声誉的名作家,而且也是一个仗义疏财、有品行道德的人。
在创作上米切纳自称模仿萨克雷、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负责出版他的全部著作的编辑艾伯特·欧斯金曾说:“在《夏威夷》或者《契约》这类小说里。历史是通过读者所熟悉的活生生人物再现出来的。米切纳先生跟今天一般的严肃作家不一样,他宁肯采用老式的叙事技巧,他的魅力也近似狄更斯。”《纽约时报》记者密契柯·卡库塔尼也说,米切纳的作品更接近19世纪的社会现实主义,作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中表示,艺术应该为某个目的服务,小说必须有一条从仔细观察生活创作出来的生动的故事线索。(1980年11月23日《纽约时报书评》的专文:《米切纳:作为教师的小说家》)。米切纳一生勤奋好学,知识丰富,学问渊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每写一本重要小说,必先调查研究,翻阅大量资料,深入生活,进行严密考察和详尽研究。例如他在动笔写《夏威夷》之前,先在火奴鲁鲁居住数年,对夏威夷的成长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写关于南非的历史小说《契约》时,不仅到南非赞比西河南部住了很长时间,还阅读了有关南非的各种著作近600部。像这样学问高深、知识渊博、写作态度严肃的作家刻意写通俗小说,在整个四方文坛是不多见的。
莫拉维亚·阿尔贝托
(1907~?)意大利作家。原名阿尔贝托·平凯尔勒(Alberto Pincherle),1907年11月28日生于罗马。他的父亲是位画家、建筑师。9岁那年,莫拉维亚身患骨结核病,被迫卧床治疗,中断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头三年,他在家中养病,后来他住进东北部山区的一家疗养院。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知欲刻苦自学,据莫拉维亚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每周都要从邮局收到佛罗伦萨图书馆寄来他预订的一包图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意大利和欧洲文学大师薄伽丘、曼佐尼、哥尔多尼、莫里哀、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作品,平均每两天阅读一本新书,同时,他开始练习写诗。
1925年,莫拉维亚病愈,能够下床靠双拐行走。当时正值法西斯当政。据作家自己说,疾病和法西斯统治是决定他的生活和创作道路的两个重要因素。他前往北部边境城市布雷萨诺内休养、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埋头写作长篇小说《冷漠的人们》。
1929年7月,莫拉维亚的处女作《冷漠的人们》自费出版,使他一举成各。当时他才22岁。小说的主人公米凯尔是一个典型的资产者家庭的青年,他一直生活在痛苦的怀疑和精神折磨之中。他隐约觉得,家中并非—切都顺当,母亲和姐姐卡尔拉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