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拉扬的一系列“摩尔古迪”小说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南印度社会生活风俗画卷。他的笔法细致逼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和人物心理的复杂形态;他的笔调幽默诙谐,与现实生活保持了必要的审美距离。
苏利·普吕多姆
(1839~1907)法国诗人、散文家、哲学家。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原名勒内·弗朗索瓦·阿尔芒·普吕多姆(René Francois Armand Prudhomme)。1839年3月16日生在巴黎,1907年9月6日卒于夏特内。父亲是富裕的商人。他先在波拿巴中学,继而在理学院学习,接着,在做了一个时期工程师之后,他返回巴黎,攻读法律。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对文学发生兴趣,不久放弃做见习公证人而专心从事写作。
26岁时,苏利·普吕多姆发表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诗章与诗篇》(1865)。这本书得到文艺评论家圣伯夫的赞赏,很快获得成功,其中的名诗《碎瓶》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这首诗先写被扇子敲开罅隙的花瓶,即使创伤非常微小,也会慢慢波及花瓶的周身,这样:“清澈的水一滴滴流溢,\/瓶中的花朵日益憔悴;/任何人都还没有觉察,/别去碰它吧,瓶已破碎。”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爱人的心灵与此相似,如果无意中伤害了对方,往往也可能造成痛苦;于是心灵便自行开裂,爱的花朵也逐渐萎枯,这样:“在世人眼中完好如前,\/心上伤口却加深扩大;\/请让这个人暗自哭泣,/心已破碎,可别去碰它。”整首诗表现出爱情的脆弱性,要求人们加倍珍惜,同时又写得非常客观,分析得既细腻又入情入理。此后,他与勒孔特·德·李勒影响下出版的诗歌丛刊《当代帕尔纳斯》合作,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从诗集《孤独》(1869)开始,他的诗加强了哲理性。同年,他用诗体翻译出版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还写了长篇序言,研究分析了这位古代拉丁哲学家的思想。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苏利·普吕多姆参加了国民别动队,饥饿、寒冷、疲劳使他得了瘫痪症,以后日益严重,终生不愈。1872年,他发表了诗集《战时印象》和《命运》,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法国》(1874)、《花的反抗》(1874)、《徒然的柔情》(1875)、《在天顶》(1876),此后,他写出两首长诗《正义》(1878)和《幸福》(1888),前者显示诗人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后者指出幸福仅仅存在于牺牲之中。其他诗集尚有《三棱镜》(1886)等。他的诗充满寓意和象征,有时不免有说教的成分。
苏利·普吕多姆还写有不少散文和评沦文章,包括《论美术中的表达》(1884)、《诗经》(1901),以及一些社会学论文。
苏利·普吕多姆于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为了发展诗歌事业,他把奖金捐赠出来作为一种诗歌奖的基金,由法国作家协会负责颁发。
汤普森·弗兰西斯
(1859~1907)英国诗人、评论家、传记作家。1859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的普列斯顿,1907年11月13日死于肺结核。
汤普森是一位顺势疗法医师的儿子,自小就是天主教徒。先受教于乌肖学院,准备当牧师。17岁时,又遵父愿去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学医达六年之久;最终因身体羸弱,天性胆怯,认为医学研究令人厌恶,放弃了当医生的企图,然后去了伦敦。不久,他染上了鸦片瘾,一段时间内陷入极度贫困,不得不靠卖手表或报纸为生。1888年春天,他给刊物《快乐的英格兰》试投了两首诗,受到编辑梅内尔的赏识。从此,汤普森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他发表的《诗》(1893),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国之犬》。这首诗尽管有天主教意味,仍然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在以后的创作中,他先后出版了《姐妹歌集》(1895~1908)、《新诗集》(1897),散文作品《驴兄弟(身体)和他的骑手(灵魂)之关系研究》(1905)、《论雪莱》(1909),及传记《圣伊格纳提乌斯传》(1909)。综观其作品,值得记念的诗和散文很少。汤普森也许未能施展出他的全部潜能。他终其一生未能戒毒,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与创作。他给自己撰写的墓志铭很有意思:到天国的托儿所去找我吧!
汤普森主要以诗成名。作为英国19世纪天主教复兴运动的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分为探讨人、自然、诗以及宗教四类;但广义上都是宗教诗。除了天主教神秘倾向外,他还深受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在神学院期间,他获得了广博的语言知识,这使他爱在诗中使用生僻词语。他的诗力求意象精致不凡,措词深奥难解,带有一种有意识的异国情调。诗中主题多为精神斗争,赎罪超度,以及超验之爱等。汤普森诗中极端的唯美之风与他混乱潦倒的生活方式恰成鲜明对照。
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