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62章 史家典籍(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史家典籍(9)(2 / 4)

他,就不可能取胜,必当另谋途径的道理。《祭公谏征犬戎》祭公的“先王耀德不观兵”指出先王只彰明美德而不炫耀兵力,兵力聚集,按时而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劝阻周穆王发兵征犬戎。《勾践灭吴》越国去向吴国求和的使者进谏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弩,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隅。”那软中有硬的外交词语直逼敌国君臣心上,足见《国语》谏言、外交词令的犀利。

把历史的重要片断用小品散文的形式描述,采用幽默风趣的对话艺术是《国语》的又一绝。如《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中,重耳醒后与其舅子犯边追逐、边对骂的语言皆妙趣横生。《董叔欲为寻援》中,叔向对董叔攀高枝的嘲讽十分幽默、风趣……皆达到了令人忍俊不禁的艺术效果。

引用谚语的篇幅也不少,如《诸稽郢行成于吴》中,借用谚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即没有主见的狐狸,自己埋好了东西,自己又去刨出来,以此劝说吴王夫差要灭越国是自己扶植了越国,却又要去灭掉它,难道不是在于徒劳无益的傻事吗?

《国语》的对话丰富多采,是《国语》写史的主要表达形式,虽然也有估屈聱牙之处,但不乏生动形象之语。有的篇章可与《左传》相媲比,尤其有的短小散文,其语言的幽默、风趣已经比《左传》有所超越。

《国语》的人物描写也很出色。主要以对话形式表现人物形象,和《左传》相比,虽不及《左传》的丰富多采,但也不乏生动逼真之句,有的人物刻画也是《左传》所不及的。

如《越语》及《吴语》即成功地铸造了越王勾践这样一位壮志复国、忍辱负重的古代国君形象。他十年忍辱,十年磨刀,艰苦备战,其卧薪尝胆的壮举,为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塑造了典范。越王勾践的艺术形象是《国语》中最闪光的人物刻画。其余,目光犀利的伍子胥,老谋深算的文种,眼光短浅的吴王夫差……也皆写得生动如见。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国语》妙在采用对照反衬的手法,如《勾践灭吴》就是把勾践与夫差,用一正一反的技巧进行反衬,所以达到了使正面形象突出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国语》人物形象鲜明的缘由。

在《国语‘晋语》中人物刻画已经达到了生动传神的境界。如《晋语》在描写宫廷斗争、晋国骊姬淫乱的过程中,就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包括昏君、宠妃、奸臣、忠臣、懦弱太子、苟安公子……个个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其中描写得最为传神的奠过于那个口蜜腹剑、谗害乱国的宠妃骊姬。此外,晋公子重耳的形象虽不及《左传》写的集中,但在《国语》多篇的描写中,增加了重耳的语言,如“民生安乐,谁知其他。”“吾不动矣,必死于此。”表不《国语》笔下的人物已深入内心刻画。其余,阴毒的奸臣优施、忠贞的子犯、老谋深算的孤偃、迂腐老实的太子申生、昏庸偏听的昏君齐献公、晓以大义的齐姜(重耳妻)、渺小圆滑的臣子里克……皆呼之犹出,仿佛勾勒了一幅复杂的古代宫廷忠奸图。

《国语》的人物刻画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对正、反两面人物的刻画,采用对照、烘托、反衬等多种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化,尤其对人物的个性刻画已触及内心世界,比《左传》更见一分深度。

《国语》是一部记言体史书,其记言形式十分丰富,包括对话语言、驳难语言、谏言、议论言等皆有一定造诣,尤其对话语言最为突出。《国语》通过对话反映历史事实\"刻萄人物个性,寄寓政治褒贬等。其中,既有评价历史的春秋微言,更有嘲讽世风的谚语俗句,尤其有剖析兴衰的谏言策语等。其言谈或铿镪壮语,或幽默讽语,或狐言媚语’大大丰富了先秦散文的语言艺术宝库,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皆以之为借鉴。

《国语》不仅是一部史学文学著作,而且还是一部记政治历史的书,对春秋时期国家的政治历史多有记录。与《左传》相比,《左传》重于战争描写,而《国语》则重于宫廷政变的记述。由于比较突出各国权力斗争的成败,所以《国语》尤多政治语录,所谓:“邦国成败,嘉言善语。”和《尚书》相比,《国语》的文学艺术水平更高,更富于故事性。

《国语》既有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政治语录,又有对现实社会针贬时弊的评语,所以比较重于记实。言语比较翔实、质朴,有言之凿凿的风格。故成为了后世的奏章、公文、议论文、言行录、家语等写作技巧的典范。

《国语》是一部春秋国别史,收载丁大量的春秋列国的政治历史,给后世写历史、政治、思想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尤其《国语》对《左氏春秋》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润色和补充,并以九卷之多的篇幅突出写晋史,还着重写吴史、越史及齐史,所以又是我国春秋历史的重要资料,对后世史书、文学书、政治书的撰写都产生了影响。

名篇赏析

邵公谏厉王弭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