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59章 史家典籍(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史家典籍(6)(2 / 3)

进贡,以及当年周昭王南征不返曾经死在汉水等罪状。楚回答说:“不进贡是我们的错误,我们改正就是了;至于昭王南征不返,问不着我们,你应该去问汉水!”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尤其是楚的辞令,委婉有礼,柔中带剐,斩钉截铁地回击了齐国。双方又经多次唇枪舌战,互相妥协,最终达成和约。外交辞令作为小国向大国抗争的武器,主要用来反对压迫,保护自身利益,争取生存权利。春秋时代,小国或被大国兼并,或沦为大国附庸,政治上受其压迫,经济受其剥削。在当时大国争霸、战争连绵的环境中,小国既要依附大国寻求保护,又要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大国进行反抗。其中,外交斗争是最主要的反抗。齐孝公途径。如鲁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想继承桓公霸业,率兵伐鲁。鲁国积极备战的同时施展外交策略,派展喜前往齐师,声称奉鲁君之命慰劳齐军。齐孝公问鲁国面临大兵压境,是否害怕,展喜泰然自若,侃侃而谈,大讲齐、鲁共辅周室,子孙世代互不相害的“先王之命”,说鲁国的君子坚信齐孝公继承桓公霸业,绝对不会违背桓公的传统真打鲁国,所以齐大兵压境,鲁国只有小人害怕,君子并不害怕。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意思:如果齐军攻鲁,齐孝公显然也就成了一个君子所不齿的失礼小人,而鲁国并不害怕对齐作战!这番话,竟把齐孝公说得哑口无言,下令退兵。

外交辞令产生的积极效果,最直接的是退兵解围。上述鲁国展喜的外交胜利,就是很明显的一例。外交辞令还可以瓦解敌人的联盟。战争中,对立的双方往往要拉拢各国结为联盟,外交行人则善于抓住对方联盟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不同利害得失而使对方的联盟瓦解,并向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郑国老臣烛之武就是通过分析晋、秦间的不同利害关系,而瓦解了秦、晋联盟。鲁僖公三十年秦军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游说秦穆公,三言两语就为郑解围,成功地劝退了秦兵。利用外交辞令也可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如齐、鲁夹谷之会,齐国想以武力胁迫鲁君,被孔子识破后,又用夷礼侮辱鲁国,孔子大义凛然进行斥责,保卫了鲁君的安全,维护了鲁国的尊严。此外,外交辞令还有缓和两国间的矛盾,为双方和解留下余地等政治作用。

外交辞令话题广泛,对象众多,目的明确。《左传》的外交活动内容以朝聘会盟、吊唁送葬为主,围绕这些内容,各国行人在外交活动中展开了众多的话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盟誓,即两国以上的使者就各自在盟约中的义务、地位、礼遇等问题进行谈判,并签定盟约;呈报,就是向自己的盟国禀报重要的国家大事,如新君即位、重要人物去世、天灾人祸、战争援助等;劝谏,即对他国不当的言论和行为进行劝说、批评或制止;胁迫,即大国或盟主通过对弱小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物质利诱,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辩解,一国使者针对别国的指责进行申辩,或对他国的无理要求加以拒绝;赏赐,周王室、诸侯大国盟主对他国下达命令或赐物、赐胙甚至赐死;言志,即两国以上的使者就礼制、道德、舞乐等问题陈述见解,或在宴会上赋诗言志。总之,外交辞令的话题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参与外交辞说的交际对象也非常繁多,遍及周王朝及齐、晋、秦、楚等20多个诸侯国。就人物身份而言,除了专门从事外交活动的官员以外,还有国君、大臣、临时充任的外交史官,甚至连一些乐工、商人等都成为外交人员,可谓是数量众多,人物驳杂。

外交辞令的另一艺术特点是委婉含蓄。如鲁僖公十四年,秦、晋韩原之战后,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当秦军押着晋惠公凯旋而归的时候,晋国群臣大夫尾随其后哀戚不已。于是秦穆公就派人对晋国诸大夫说:“寡君从晋君而西也。”明明是自己押着晋惠公的囚车回秦,却说成是自己跟从晋惠公西归,辞令委婉,幽默含蓄,很有讽刺意味。鲁宣公三年春,楚庄王击败了陆浑之戎后,顺势向周王室示威,并向周使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暴露出称王天下的野心。王孙满直接用治理天下“在德不在鼎”来作答,然后从九鼎的产生、作用、转移等方面,说明拥有九鼎靠的是有德而不是武力,整个回答平静、从容、文雅、严密,突出了周王室受命于天,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鲁僖公三十二年晋襄公在其母亲的劝说下,释放了在战争中俘获的盂明等三位秦军将领,随后反悔,又派阳处父前往追赶。当时孟明等人已经乘舟离开河岸,阳处父声称来给他们送马,要他们把船划回来。孟明识破骗局,向阳处父喊话,表示感谢好意,“三年将拜君赐,,,意思是等三年后再来拜谢晋君的这份赏赐,听起来态度恭敬,语气柔和,实际上却暗含机芒,是宣布三年后必来报仇。

《左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学成就及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与《春秋》所处时代相同,都是我国古代最初的历史著作。《春秋》资料源自太史,内容简练,像个流水账簿,号称“断烂朝报”,虽具备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但只有筋骨没有肌肉,内容一点都不丰满,更说不上有什么明显的史学理论。而《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