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9章 先秦诸子散文(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先秦诸子散文(21)(2 / 3)

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的效用。谋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与为取。

该章叙述的就是人生社会的追寻价值过程和处世态度,讲究的是以“无为”之心态去谋求“无不为”的世事。老子注重的是积极问世,寻求的是济世良方。《三十八章》名为述说上德,但其实是在阐明“圣人”、“侯王”的“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之“君人南面之术”。换言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札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失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此段话正确的理解是为往义礼法皆为“君王”行“南面术”之掩饰面具。仁义道德皆为占取社会最多资源而服务,人性的自私之处在于追逐资源利己的最大最优,而为此目的,不得不把自己扮演成仁义道德的形象处于世间,老子在这里正是给予人性的最大发挥,以仁义礼法以充实于政治人生之中,以实现“南面之术”。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弧、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赏析】

本章提醒人们要通过进道积德而使秉赋德能与“福分”相谐和,不要超出他的秉赋德能而以强霸妄求不祥之“福分”。言下之意是提醒人们要谦虚、守分。

老子的守分思想不同于儒家的守分说教。老子出于安身的目的而主张守分,儒家则出于立国的秩序需要而主张守分一一一个基于人的为自身利益的调谐均衡计的自约自律,一个则是外在的强制。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守分思想的两方面。老子在指出秉赋德能对“福分”的相关约束性之前,已充分肯定了人可以通过进道积德而不断自我超越的可能性。所以,老子提出秉赋德能对“福分”的相关约束性以及“阴德”与“阳禄”的损益辩证,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要显示进道积德是人生前进的根本通道。这是他得以劝导人们走向“损之又损”的进道修行的论说前提。就此而言,老子的守分积德其实是一种借以谋取更大的“本分”的渠道,它更像是一项长远投资,而不是一项道德命令。

《老子·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赏析】

本章是对道对博知所具有的超越代换作用的再次强调。老子的这些极而言之的强调说法常常引发诸多的误解,召来各种各样的批评,或者就是一些漫无边际的牵强附会(如所谓的“特异功能”)。这些误解、批评、附会基本上都是因为解释者自身没能搞清“道”维度与“学”维度的不同而造成的。

中国古代思想所说的“真理”、“天理”一般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而是指人要奉行的某种完善的行为规范,或某一被推崇备至的系统组织机理。在这两种不同的“真理”或“天理”的涵义中,前者是学维度的某种认识,而后者则是道维度的某一境地。获得前一“真理”是指我们认识了世界事实上以何理运行,而获得后一“真理”则是指我们自身的行为机理靠近了道之理。

老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些说法显然是在指出:证道可以通过某种闭门静修或禅证契会的方式达成。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道.论源自于对生命机体系统的洞察的比拟类推;禅修时浅意识层次的主控权能的虚化可以对机体产生一种非常明显的养生功能与一个社会中央集权的弱化对社会繁荣的那种促进作用是相似的;闭门静修不可能增加有关世界的实际知识,但却可以有效地摆脱习惯固着的存在姿势而增强人的行为能力;如果说以人为实验对象,而这个实验观察者又只能是人自己的话,那么禅修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类实验。行为方式的改进来源于一系列的行为尝试,生命演化进程本身就是一种容量异常巨大的尝试过程。在这过程中,许多尝试失败了,相应的种群随之式微;某些尝试成功了,相应的种群就不断地繁衍生息。可见,现存的生命都是某种意义的成功者,我们存在本身就蕴含着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因此,既然现在所进行的各种完善的程序规则的构建仍然不外乎对人的与生俱来的生存范式的模拟,那么,通过一种闭门静修或禅证契会的方式来领悟大道或许是可能的。

《老子·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赏析】

本章,老子首先指出大道作为普遍的在途规范不是行于具体旅途的具体准则,它不针对具体旅途的具体路况作条分缕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