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地之间,就像袋囊和送风管一样。这是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在哪里呢?在天地之间的物体上,在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的身体中。对常人来说,天地之间存在的这条通道,是一条虚无的通道。这条通道,只有通过修道才能找到。这既论说了通天大道的客观存在,也阐明了如何走入这条通道。
走入通天大道,必须要有具体的法门,也就是具体的修道方法。在此,隐含着一种具体的修道方法,此法可叫作皮囊功。具体的修法是:或坐或卧,舌抵上颚,想身体上接天下接地,下丹田为袋囊,下丹田至两脚心为送风管。然后,用下丹田呼吸,鼓起时想下丹田空虚无穷大,缩回时想从两脚心出气。然后,静下来,保持内心虚静。之后,意守心脏。收功:意守心脏的同时想收功。此功法是静功,属于空无类气功功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调整心神,可使人的心态变得安静,心神变得宁静。二是调整心脏,可强化以及功能,对治疗心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
《老子·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赏析】
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入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理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原来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这种能生万物,同时也能毁灭万物的自然力量,通过疏导、引导、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它所有有利的能量,那么自然界和人类就可以达到平衡的目的了。但是,现在的人们不能发挥个人和社会能力中平衡的能量,好像当年需要大禹治的水,所以才会呈现出这样无道的愚昧状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集体能将自己放在一个智慧或说是明智的位置,将心放在一个明智而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洞察力和为他人着想的位置,对人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说话能有实际的信用,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垒、量力而行,有什么计划能够审时度世,那只有平衡的世界了,哪还有什么因为不平衡而起的争端呢?如果真能这样就没有什么值得痛苦和相互伤害的了。
《老子·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失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赏析】
道德仁义札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道德沦丧过程中演变的,当时社会出现信仰危机并抛弃自已的传统文化,那么就会出现:已经没有了别的准绳尺度,神圣的原始礼仪失去了它的庄严可信,温情脉脉的孔孟之道说道只能是毫无实效的迂腐空谈。神没有了,情感靠不住,只有冷静理智的利害计算,才能了解一切,战胜一切,以维持和保护统治者的生存和安全。人事关系就好像一场无情的战争,各人为着一己之利害而拼命争夺,人生变成战场。老子至于此提出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需要就是一种在迷茫的社会困惑中对待世事的精神境界。
由于社会从整体上来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不是消灭而是愈来愈发达,技术对生活的干预和在生活中的地位,也如此。尽管这种进步的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历史本来就是在这种文明和道德、进步和剥削、物质和精神、欢乐与苦难的二律背反和严重冲突中进行,具有悲剧的矛盾性;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尽管在老子看来,社会是在道德沦丧,仁义堕落,人心业已狡诈之状态下,但老子无法摆脱社会的发展之二律背反,所以老子采用的是明看避世实为积极的政治斗争哲学的方法能解剖社会。
在老子看来在各种实务中,无论是政治、商业、经验科学、人事关系等方面都惯于深思熟虑、不动声色,冷静慎重、周详细密地计算估量,注意实际的可行性和现实的逻辑(可能性、必要性、秩序性等等),不冲动,不狂热,重功能,重效果。掩饰于道德仁义礼法之表现,而实际追觅的是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