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9章 先秦诸子散文(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先秦诸子散文(21)(3 / 3)

的逐一论述,所以它很难加以具体把握。但是,他提出了可以通过三条基本行为原则的把握来保证大道得以贯彻执行。这三条基本的行为原则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我们可以看到,在老子道论中,诸如柔和处世、不言、不辞、不为主、不有、不宰、常善教人故无弃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以兵强天下、以哀莅战、不强梁、不相伤、兼畜人、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无以生为、贵生、让百姓“我自然”、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等准则都可以归人慈的范畴;诸如为腹不为目、不盈、不多藏、不厚爱、贵言、希言、寡欲、不余食赘行、去奢、去啬、知足、不积、不博等都可以归入俭的范畴;诸如后其身、外其身、爱以身为天下、不敢为主而为客、为之下、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甘冒风险而“为天下式”等都可以归入“不敢为天下先”的范畴。可见,“三宝”的确是对大道的原则性把握,它使大道并不以其“大”而流于空泛。只要设想一下在未知不确定的风雨旅途相携行进的过程中,是否是奉行此三宝的群体才最具有无比柔韧的生命力,就不难发现“老子”三宝概括的全面性。

在“三宝”中,老子最强调的是“慈”,认为“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认为整个自然环境都将利于慈者。尚俭一方面是出于庸肿在途的危害性的体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过已甚而干犯天和的慈心的主导;“不敢为天下先”既为“天下莫能与之争”着想,同时也是出于一种“兼畜人”的慈心。所以,慈是最为基本的,离开了慈,后两宝就不是完整的。老子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以慈为“玄德”的情态行为的评说,这与以仁为“全德”的儒家思想构成了境地上的一大区别。

孔子说:“能近取,可谓仁之方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的仁是通过推已及人,以近远,甚至经由亲缘关系而向外延伸的,这往往导致践仁之德的个别针对性,以及“德泽不普”的厚薄不均性。相比之下.老子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慈则更能达成德泽的普润。孔子说“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当仁不让”,这就确立了仁人在道德价值领域的绝对权威地位,往往走向价值专断。相比之下,老子认为“唯之与阿,相与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苦?”“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在道德价值观上显得远为宽容,且容留异已。

作为父母,往往不患其没有对子女的仁爱心,而患其以一己为标准而霸道地行使这种仁爱心,从而扼杀了子女在多种选择中走向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当政者,往往不患其无仁心大义,而患其以这种仁心大义排斥异己,从而使社会人群丧失了在多种价值取向中走向多维发展的可能。这些都是很容易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追悔莫及的锥心之痛的。以仁心践仁,一旦遇到难以以近譬远,难能有情可通的情形,仁爱就很容易走向反面的排弃、忌恨,难免来一个“朽木之材”、“粪土之墙”的贬弃,而慈则可以走向更大限度的容忍。存身处世,最易于使人感到惬意的也许就是那觉得自己道德无限高尚而故人则万恶不赦,因而自己可以当仁不让地去快意思仇的情境。家庭与社会的悲剧常常就是在这当仁不上的恩仇快意中发生的。带着当仁不让,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自是心而不能客人,是很容易使那份不无真挚的爱心变味的。相比之下,慈者在急公好义角度看或许显得糊涂,显得浑心,显得麻木不仁,但这种基于博大爱心的“糊涂”却有助于消弥那种宗教狂式的道义极端。所以,仁心会使人群亲和,但也会使人类分群;党争有仁心大义,而社会则显得混沌而慈。深鉴于历史翻覆的风风雨雨,相对于践仁之行的一系列缺点,老子主张的容留异己而不弃不杀,听任“自均”而让百姓“我自然”,并力求做到“天下乐推而不厌”的慈是更为基本的。我们是应该很庆幸我们文化源流中这一宽容之慈,并使之重新发扬光大的。

《老子·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缂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赏析】

本章提出在行为抉择的紧要关头要作充分的审慎犹豫,认为理想的行进范武是不犟执抗争却善于取胜,不强颁立言却广有响应,不必召唤人们也会共赴而成勇,并从容筹谋而无须孤注冒险。老子认为理想的行动展开可以使相关事件都包含于行为者早有顾虑并能随遇固应的掌握之中,虽有疏忽但不会有漏失。显然,这一切可以看成是老子对人类的系统化行为所要努力达到的某种理想境界的描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