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4章 先秦诸子散文(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先秦诸子散文(16)(1 / 3)

亦即上德的人,保有自然的品德,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有德,所以才有德,因此上等品德的令名与美誉全归之。下德的人,重视仁义礼智信等品德而不失掉,对人一有德就常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自然的品德。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不做作,道是无所为而为,不是为了得到德的美名而有所作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也不是为了得到德的美名而有所作为,可是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而下德的人,就差一等了,强调做作,虽然亦是无所为而为,但有心行道,为了得到德的美名而有所为,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像上德一样的最高境界了。上仁的人,虽然推行仁爱是有所为而为,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美名而有所作为,对他自己还是无所用心,无所思维;上义的人,尽管推行辨别是非、区分善恶是有所为而为,却是为了得到什么美名而有所作为,对于他自己是有所考虑的,是有自为之心的;上礼的人,就比较差劲而过分了,他自己有所为而为,讲究礼制,先行礼仪,若得不到预期的回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其礼,甚至使用刑罚来逼迫。由此看来,人类是在失去了道而后才讲德,失去了德而后才讲仁,失去了仁而后才讲义,失去了义而后才讲礼。因此由德至礼的伦理提倡,或多或少是人类修养上一个逐渐堕落的层次。等到步入礼的境界,礼制出现,包括了法律制度,道、德、仁、义便趋于淡薄,更是表示忠信的不足,因此社会的祸乱常常也就随之开始。至于以主观智慧去测度未来,自以为前识或先见,此种前识或先见只不过是道的虚华,若未能剑及覆及,因时应势,通常也是愚昧的开始,这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仁义道德为丰厚德行的主体,而不以俗礼为稀薄德行的主体;以奉道行道守道为要务,而不运用智巧虚华;务必除去一切表面浅薄浮华等不合乎道的行为,而取用内在敦厚质实等合于道的行为。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这个“常”,就是道,也就是自然,也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更是永远自然而生长,自然而创化,自然而转变,自然而“从无到有”地循环前进。笔者已论“道”之阴阳两仪是个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个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而天地人三才则是其对应的被动系统,因『而“道”完全可与新儒学的仁义思想合流。事实上,也只有从老子《道德经》的总源头“道”来思考,“新儒学经济与管理”与《易经》及“瓤儒学的仁义思想”才能完全合流。

老子《道德经》的治国、平天下思想,都是极端主张王道,实行仁政。老子特别推崇“见素抱朴,不私寡欲”的至圣与大仁,亦即外在要表现纯真,内在要保持质朴,并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弃绝刻意的学习与造作。这样,人民自然就会坦诚寡欲,恢复天性,知足常乐而没有忧患了。但愿今后能再出现以道为高,以德为本,以和为贵,与以常为明的大公至正之社会。

《庄子》的哲学观、政治观和美学观

庄子,名周(约前369 -前286),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与老子共为道家学派的代表。

庄子一生清贫傲世,楚威王闻其才曾欲拜为相,遭庄子婉拒,后隐居山林,浪迹四方。

《庄子》是庄子及其门徒所著,是一部主要反映老庄道家思想的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编》十一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著,其余为门徒所撰。

《庄子》散文代表着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国的隐逸文学、浪漫主义的文学以及哲理散文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庄子思想渊源于老子。其哲学观崇尚老子虚无主义思想,主张绝对相对主义,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加之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导致了他逃避现实、追求超越社会现实、回归原始的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反映在文学上,则以高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富于想象、构思奇异的散文艺术而自成一家,把先秦散文的艺术推到了时代的巅峰。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又加以发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说明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超乎宇宙万物之上,生出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中。它是真实可信的,人们可以得到它,而x不能用感官去察知它,因为它没有形象。然而“道”又不是有意志、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它自然无为,不居功恃巧。庄子的“道”更带有西方哲学那种理念的色彩。

庄子哲学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加以绝对化,发展为相对主义,相对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万物一齐”。他认为,任何具体事物都存在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