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3章 先秦诸子散文(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先秦诸子散文(15)(1 / 3)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孰者去,众以为殃。足谓小康。”

【赏析】

本篇选自《礼运》。《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

传统的圣人孔老夫子是个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总能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长叹生不逢时,公开申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并竭力用实际行动去身体力行。可惜的是,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向我们描绘孔老夫子非常富有人情味、非常钟情浪漫的理想的形象,而我们所关注的,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和激情的,恰恰是这个方面,而不是他老人家板着冷峻的面孔向我们说着之乎者也。

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当中,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感悟神经特别敏感的人,不可能不从亲身经历的一点一滴的体悟中生发出旷古的动人感叹。我们完全不必十分认真地以为孔老夫子心向往之的“大同”世界是历史的真实,勿宁把它看作是一种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我们也不必信以为真地以为孔子描述的夏商周小康社会真的就是那种模样,似可把它看作是一种主观的体悟。

但是,这当中展现了一种理想境界同现实存在的鲜明对比,一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核心是为公和为私,天真淳朴和阴险奸诈的强烈反差。在这种对比和反差当中,孔老夫子还没有浪漫到完全不顾现实的地步:尽管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大同”社会,但“小康”也有可以值得赞美之处;现实虽然礼崩乐坏,却也有值得效法的楷模;社会虽然黑暗.毕竟也还有让人欣慰的闪亮之处。

实际上,社会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则。生不逢时固然可叹,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真实处境,人们只能在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环境中进行选择。再大而言之,从氏族部落的公有制向集权世袭的私有制的转变,既是一种必然,也是难以用好与坏的简单标准来评价的。

人作为群居的社会动物,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恐怕最要紧的还是要有一种公平台理的规则来制约人们的言行。这是从整个社会群体的运行机制来说的。而从个人的角度说,风习则是重要的。人心是淳朴还是险恶,人伦关系是和睦还是疏远\"人们为公还是为私,对个人的生存状态影响重大,不可不加关注,理想固然不可没有,但在现实面前,是不可奉行“驼鸟政策”的。

老子及《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一书的撰成时代,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当系老聃自著,成书于《论语》之前。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应在《论语》、《孟子》之后,甚至在庄子之学大兴之后,还有一种意见说《道德经》当成书在秦汉之间。

《道德经》的语言平直简约而又意旨幽深,常常简短几笔就能点出深意,传达出精奥的道理。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从狂风暴雨的短暂说明人事的转瞬即逝,暴政的难以持久,言简而意赅,含蕴了很深的哲理,又带有浓郁的文学趣味,使人能从鲜明的自然景象中产生联想。《道德经》中有一些文字看似平淡质朴,却寄寓很深,耐人寻味。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只四句,就生动地写出了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悲愤之情。又如“天下莫柔弱丁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在这几句简短质朴的话语中,透出一种独到的精神意趣,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哲理意识。《老子》中这类简明精深的词语文句,不少成为成语或名句,如“功成而弗居”,“大器晚成”,“大巧若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道德经》散文的论说艺术也有相当的成就。它往往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