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政论散文还能巧譬博喻,联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把一篇论说文写得如此形象生动,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文学境界。《解蔽》是荀子关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重要论文,在论述人们观察事物产生疑惑、形成种种错觉时,荀子连用了多重比喻,来形象生动地说明人的心理错觉乃至幻觉,使人顿生如临其境、如察其心的感受,“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立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啕啕,势乱其官也。”在这段逼真的心理状态描摹中,先写各种错觉或幻觉,再述产生错觉、幻觉的原因,写得生动形象,很富于文学描述的情趣,可谓在哲学论文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荀子在《劝学》中也同样用了许多文学手法,如文章中那些深入浅出的思想观点,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又是借助于众多比喻来完成的。文中除较少地方直接阐述道理外,更多的则是形象生动、恰当真切的比喻。可以说《劝学》一文中的比喻手法,已与思想表达融为一体了。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其长处在于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易,使读者能形象地接受荀子的思想。荀子在文章中,借助比喻,创造了很多言简意赅、精警动人、千古传诵的名言。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名言。而且,荀子在运用比喻中又富于变化,有单喻,有博喻,有正喻,有反喻,使人目不暇接,多姿多彩;更有甚者,是在比喻之间另外又构成了或彼此烘托、或彼此对照的新的修辞手法,比如他在谈及“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道理时,连用四个比喻,有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有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强调君子的聪明处在于“善假于物”,从而把“思而不学则罔”的深奥道理说得通俗而又生动,也创造了多种比喻穿插使用的范例。
概括说来,《荀子》一书作为政论散文的典范,在思想内容上有为而作、不尚空言,在语言表达上宏论滔滔、博辩无碍,在文学手法上巧譬博喻、联类无穷。这些都对中国古代政论散文产生了很大影响。
《荀子》文章多为长篇议论文,立论严整,论证缜密,思想丰赡,句法整齐,用语准确,表现出很高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名篇如《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齐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由上述两段引文可知,荀子在《天论》里,广泛吸取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成果,以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对当时天命论的错误观念,进行了鲜明的批判。
首先,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观点,认为天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界,有着自身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第一次明确地把天看作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系统阐述。他撕掉了夏、商、周三代以来就有的关于“天”的神秘面纱,否定了天的神学本质,有力地恢复了天的自然面目,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阴阳风雨、四季变化,都与天一样同属于大自然,这就使人从自然界里自觉地分离出来,使他们由原来只能跪拜于神灵之天的面前,变为能在天的面前站直人类的身躯;使文学在继续对大自然作虔诚礼赞外,更有了对人类自身的发现和讴歌。
其次,荀子认为社会的治乱祸福与天无关,天不会操纵人间吉凶。人们可以对自然界的怪异现象表示惊奇.但却绝对用不着产生恐惧,因而他明确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只要人们尽力生产,节俭而不浪费,那么水旱灾害就不能使人贫穷;只要人们尊崇道德而不违背客观规律,那么自然就无法使人遭遇祸患。反之,人如果不肯努力,胡作非为,政令不明,道德沦丧,就是“人妖”。“人妖”一旦出现,虽没有旱涝,也会有饥荒,虽然不寒不暑,也会发生疾病,最后使国家动乱衰亡。他认为,国家的安定与动乱,最终取决于人类是否按照社会规范和制度行事,而与自然变化无关。这就把人类从神灵操纵的宗教迷雾中解放出来。
最后,荀子在思想史上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极为可贵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条件下,荀子这样豪情万丈、信心十足地宣告了人定胜天的思想,确实表现了一位时代巨人的远见卓识,让人们顿生高山仰止的由衷赞叹和敬佩。而且,这篇文章有总论,有分论,荀子在论述中层层深入,中心突出,充分体现了论证的逻辑性和缜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