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道教与丹道> 第11章 道教的发展(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道教的发展(9)(1 / 3)

明代道教的一大趋向,是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吕祖功过格》等盛行。这些劝善书不少是托名神仙扶乩降授的,其内容本于道教行善积德的伦理观念,加之儒家封建道德及佛教因果报应之说,以通俗的形式在民间流行,其影响远远超过正统的儒家理学。这样,儒臣和文士便大力推行,如钱塘汪静虚在洪武年间刊刻《太上感应篇》达万册,明儒高攀龙、李贽等都曾为《太上感应篇》作序。大臣王鏊、申时行则曾奉崇《阴骘文》。至清朝之后,这个趋向更为明显。《关帝觉世真经》、<文帝孝经》连同《阴骘文》、《功过格》等被收入<道藏辑要》。清咸丰年间又有文昌帝君乩降《玉定金科》,被清代儒臣重视,李鸿章奏请敕入《(道藏》。清儒惠栋、俞樾等又为《太上感应篇》作序,惠栋因母病注疏《太上感应篇》,广为印行。这是垂亡的明清封建政权,以神道设教的方式借道书神化封建伦理教条的风潮。

明代道教影响于社会的另一趋向,是文学作品中道教体裁和神魔思想的流行,这反映了明代以来道教观念已和人们的世俗生活融为一体。明初的神魔小说《平妖传》,是宣扬道教法术的,其中对修炼雷法的过程及请神召将的故事描写得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道士在社会上传播法术的一些历史实况。其他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吕纯阳飞剑记》、《韩湘子传》等,亦多道教故事。明代著名内丹学家陆西星著的《封神演义》,为道教制造了一套神仙谱系,倡三教合一思想,直接影响了道教的神仙信仰。明相李春芳隐名编撰的《西游记》以内丹思想为纲,寓道教修炼之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道教神魔小说,为“明代小说两大主潮之一”。清代小说承袭这一趋向,《红楼梦》中亦不乏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及内丹修炼之术,明代以来为知识分子所接受。明儒研习内丹,注疏道书者多有,如焦兹、吕坤、王文禄注《阴符经》,王文禄疏《参同契》,林兆恩注《清静经》,王清一著《化书新声》。王阳明之祖先和元代高道赵缘督有交往,他受家庭影响自幼好神仙养生之学,十六岁新婚之夕尚人道观铁柱宫访道士。王阳明后来虽怀疑内丹术,但由于长期行静坐、导引之术引发了自身的心灵潜能,出现预知现象。他还曾向名道士蔡蓬头殷勤问道。明儒好道之风流于清代,则有王夫之作《愚鼓词》,清儒刘沅的习内丹。清儒之好道,主要好内丹学。

明代道教史上的大事,是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的刊行,为保存道教文化的一大功业。

二、清代的社会背景及道教概况

清朝贵族本信仰藏传佛教,入关以后,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对道教限制、管理、保护的政策,道教衰落和世俗化的趋势,仍继续下去。清代除阶级矛盾而外,又有激烈的********,因之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甚严,屡兴文字狱。这样,清政府虽扶植儒家理学以维护统治,但由于政治上的专制,儒、释、道三教之学在清初皆呈衰势。宋明新儒家的理学和心学,自王阳明之后,已如强劈之末,渐趋败落。佛教禅宗亦多流于口头禅,缺少真参实证的高僧。在明代贵盛一时的道教正一派,很快衰落下去。《清朝野史大观》载康熙皇帝诗云:“颓波日下岂能回,二氏于今自可哀,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这就是说,释氏和老氏之教皆已无可逆转地衰落下去,不必像前代那样采取灭佛、废道之类的措施了,留着些富观寺院作为风景区和诗画中的点缀吧!清代严酷的政治形势迫使儒、道、释三教之学转变了形态,出现了复古而趋新的动向。儒教由空谈心性的理学和心学转而效法汉学,搞训估考据,以整理占书为业。清代朴学之兴,实由一些有民族气节,不甘心入清朝以八股文开科取士之圈套的知识分子所倡,竟成一代学风。佛教禅宗,亦从口头禅返回坐禅习定之路,苦修苦行。全真道由于又遇到了王重阳创教时国破家亡的政治气候,使一些不愿受清朝剃发易服之辱的明遗民愤而涌人道教,再呈中兴之象。这样,明代崇正一道,压抑全真和佛教禅宗的倾向为之一变,清代正一道衰落,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全真道中的龙门派兴盛起来,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有清一代最棘手的社会问题,是民间秘密宗教和秘密会党的兴起。所谓民间宗教,其渊源实即汉魏以来的民间道教。佛教盛传后,由民间道教和佛教混融,声言老君转世,弥勒佛降生,李弘传教,制造谶言,发动农民造反,屡被朝廷称作“妖贼”而镇压之。明代以来,白莲教、罗祖教、混元教等流行起来,传“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言,低层劳苦民众归之如潮,其声势超过正宗的佛、道二教,造成“末运法弱魔强”的局面。至于秘密会党,实亦源自古代乱世出现的民众秘密结社,历史上隋末谯郡有“黑社”、“白社”,宋代耀州李甲聚党号称“没命社”,章丘民众聚结“霸五社”,扬州民间有“亡命社”。盖明清王朝乃使中国传统的“家天下”的专制政治体制发展到极限,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过严,对劳苦民众施行愚民政策和镇压措施又过于彻底,人民感到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