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状况相比,进入小暑后,应谨慎温补。这是因为谷雨时节后,时空的气由“气盛”转为“气缓”,适于人温补,许多人大量地吃温性、热性食物,补进了体内的阳气,使身体发生了显著的良性变化。但进入夏至之后,阳气大放状况就会受到抑制,进人小暑之后,这种抑制更强,如果继续进补温性、热性食物,体内阳气积聚过多,就会出现内热。
这段时间的养生,宜采用平补的方法,即温补去寒,阴补降热。小暑时节,人体易出现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状况。因此,温补应在凌晨,滋阴宜在午后。凌晨温补入内,黄昏滋阴安外。这样可以使人上下相交,里外相济,不寒不热,情志平和。
小暑时节的高温天气中,一些慢性病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所以护心尤为重要。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疰夏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也出现在夏至的“三伏”。夏季暑气当令,地湿上蒸,人体脾胃、心肺因为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出现不规则的低热、汗多身重、胃纳欠佳、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所以小暑后依然不能忽视防疰夏。易患疰夏的人,在夏令之前可服健脾和胃、芳香化浊、清解湿热的药物,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如果从立夏之后、小满之前连续服用5~7剂五味枸杞饮(五味子、剪碎的枸杞子各100克,用1500毫升沸水冲泡,密闭3日后频频代茶),对于预防疰夏症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小暑后,人体内的血流加快,心脏负荷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静与愉悦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听音乐舒缓精神。音乐可使人忘却夏季炎热的烦恼,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研究表明,听音乐能消除心理压力,提高运动能力,加强神经衰弱患者的行动能力。饭后听音乐,对老年人也大有裨益。明代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听柔和轻松的音乐,可以配合进食;而饭后欣赏音乐,可以使元气归宗,乐以忘忧,健脾消食。
大暑养生
天气渐趋炎热,小暑继后是大暑。大暑时节中,气温可以说是高到了极点,许多人由于不耐热而发生中暑。对于中暑,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可以多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家或外出活动都要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做好防暑措施。如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降温改善小气候环境,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
通常,人们在夏季对中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症往往认识不足。夏日伤暑有阴阳之分。什么是阴暑呢?中医学认为,在夏季“动而得之为伤阳暑”,指室外活动或体力劳动的人易伤阳暑,若是“静而得之易伤阴暑”,是指在室内受暑热熏蒸,容易得阴暑症。
阴暑是指夏季气候炎热时乘凉而摄人生冷的食物,感受风寒所致的病变,其征候表现是:既有口渴心烦,呕恶胸闷等内有暑湿之症,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病、无汗、脉浮等风寒外束之症。所以阴暑实际是指夏令的感冒,其病机正如《医学心悟》所说,是“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所闭”。而阳暑与阴暑相对,属于因暑而受热所导致的疾病,如中暑、伤暑都属阳暑的范畴。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人,引起人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这些情况都属于阴暑。
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在居室久坐少动者较多,如果住房条件差,室内通风不良,很容易伤阴暑。一旦伤阴暑,病人会出现头痛、恶寒、身形拘急、关节肢体疼痛、心烦意乱、肌肤大热而无汗的一症状。
阴暑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盛夏季节,不宜久坐室内,天气闷热时,宜去室外阴凉通风处纳凉休息,室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老年人也可适当吹吹空调。同时,在夏季老人应多食消暑食品。
一旦患了阴暑,可选用内服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1日2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1日2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腹胀,不思饮食的患者,可加草豆蔻、法半夏。
这个时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时节,可以说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应抓紧治疗,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推迟并发症的出现。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天血糖要比春秋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夏季胰岛素分泌量较多,同时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也增高。按照“顺水推舟”的治疗疾病原理,夏季乃治疗糖尿病的好时机。
糖尿病人夏季大都有乏力怕动,易出虚汗的症状。中医应用人参、黄芪、生地、玉竹、地骨皮、丹皮等益养阴药物辨症施治,使糖尿病人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