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有句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它反映了夏天人们有一个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天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芒种时节的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时节里不但要注意雨期的防晒防潮,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种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能因此放松运动。适合自己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球、排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保健防病,又可休闲消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芒种过后,中午小憩有助于恢复疲劳,午时气温较高,容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使得“阳热”易于发泄。但应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同时,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可多恼怒忧郁,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夏至养生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1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不过倒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进补,冬病夏治。这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冬病夏治,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自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之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刻之一。夏至日,是一年中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利用夏季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故祖国医学对冬病夏治非常重视。古书云:“春夏养阳”,即是说在夏天调补时要偏于温补人体的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这对于易感受阴寒之气及阳虚病人尤为重要。
晚睡早起,起居饮食要防寒。夏至时节,宜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以避免炎热之势,恢复精力。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长时间直吹风扇,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饮食也不可过凉。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故不宜多吃冷食,贪多会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用。冷食瓜果应该适可而止,不可过食。
夏至房事宜节制。古人认为,夏至和每天的中午都不宜性交,否则不仅不利于本人的健康,而且此时怀孕所生子女容易犯癫狂之病,也就是精神病。故有“日中之子癫病”、“雷电之子癫狂”的说法,也应加以注意。
夏至时节,要养脾气。进入夏至之后,雨水较多,空气出现“气缓”状态。中医学认为:脾主肉。空气“气缓”,会直接导致人的脾气不足,肌肉缺乏脾气的支撑,表现出疲软的状态,普遍出现肌肉酸懒,讲话气虚的现象。一些老年人会因心肌无力形成心衰,肺肌无力形成呼吸衰竭,肾肌无力形成肾衰等。
夏至时节,要防血溢。有一些人会因脾统血不利出现血溢。其实,血溢是一种从血管壁渗血的现象,而不是血管破裂。这种血溢发生在胃肠道,会出现血便;发生在泌尿系统,会出现血尿。这些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如果血溢发生在大脑,溢血无处可走,那就非常危险了。
因此,夏至时节,年老体弱的人要积极预防血溢和衰竭之症的发生。例如,不论是在内科血液病科,还是在皮肤科或小儿科门诊,经常接诊这样的患者:皮肤上一块块出血斑,还有的斑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就像是皮肤碰在硬东西受的外伤,尤其好发于双下肢。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紫癜”,属于中医的血证范畴。
预防血溢、衰竭之症和强壮身体的方法是补脾气。人体尽量吃些温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韭菜、精白面、豆油、红枣、桂圆、甜橙、山楂等,可少量饮酒。
小暑养生
小暑,在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天气就要“出梅”了,只是各地气候不同,日期略有一些差异。
小暑后,天气越来越炎热,人们常常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中医认为,此时肝气已渐渐微弱,脾脏正是旺盛之际,所以饮食养生方面宜减苦减咸,少食肥腻食物,补肝助肾,增强筋骨。
可适当调理脾胃,服用一些由杭菊、金银花、山楂片、陈皮、玄参等配制的凉茶,以散发暑热,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以免化热生风激惹疱疹疔疮。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阳虚体质的人在此时进补效果最好。常用的补药有胎盘粉、固本丸、金匮肾气丸等等。
与夏至前随意温补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