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弹和葫芦口造林成功,鼓舞了全宁南县人民,自1990年实施长防林建设以来,全县一到雨季便有数万人上山,山坡上到处红旗招展,人声鼎沸,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造林,一条荒沟一荒沟地治理,不但营造出大量科研样板田,而且为长江营造防护林30多万亩——在干热河谷腹心地带便有10余万亩。
死亡的河谷复活了。
结合植树造林,宁南县又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发展适宜在当地生长的优质桑树,几年间形成了“田边地埂栽成线,荒坡斜地栽成片,房前屋后建个小桑园”的格局,目前,全县桑树已有1.3亿多株,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
蚕桑、烟叶、蔗糖是宁南县三大支柱。
勿庸讳言,发展烤烟也曾对宁南的林业造成一定破坏,直到1998年全省下达“禁伐令”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新一届县委领导才对这种现象大力纠正,除把烤烟种植面积从6万亩减少到2.5万亩,强调“以质胜量”外,又推行“以煤代柴”,政府投资为烟农修筑运煤的道路。
1991年,宁南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
1997年,四川省林业厅在宁南召开了“干热地区造林绿化工作现场会”。
植被的增加,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气候的变化。经过30多年来持续不断、锲而不舍的努力,近10年,宁南县年均气温已由摄氏23.5度下降到21度;降雨量年均约增加了10毫米。水土流失面积由91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5%)减少到28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7%)。
采访期间适逢凉山彝族自治州组织各县到宁南参观“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简称“绿篱技术”,这是一项生物措施,是既能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又能提高土地肥力的新技术,是宁南县科技局和中科院成都分院在国际山地中心资助下,取得的新成果。媒体称之为“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突破”。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专家曾多次到宁南县实地考察。它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树种,在斜坡上建起植物篱,经过4至7年的常规耕作,植物篱之间的耕作带可以自然地形成生物梯地,既能保护水土,又能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它投资少,能提高土壤肥力,在持续利用坡耕地的同时,还能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紧张的矛盾。我国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最大问题是如何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又不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绿篱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
彝族农民董子红一家住在绿篱技术的示范园边,他学习了这种办法,在自己种植脐橙的坡耕地上种了绿篱,结果竟不需施肥脐橙就得到了丰收,净赚了1万多元。
宁南人仍然在继续创造,继续探索。
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
位于嘉陵江与涪江分水岭上的盐亭县,是全国闻名的绿化先进县。
只要一走进盐亭——甚至不用走进而只走过盐亭县,那浓浓的绿也会扑面而来,像潇洒摇曳的音符,像浓墨重彩的丹青。无山不绿,有水皆清,路边的七里香、槐树、桐树都开了花,微风送来一阵阵清香,也引得一群群蜂蝶飞舞,山下的田地、山上的绿树重重交叉,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色中隐藏着一户户人家……
历史上盐亭县曾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曾出土过剑齿象、巨犀的化石以及大量古桑化石和残骸,证明早在1万年以前,此地已经是桑林之国。而最让盐亭人自豪的却是,他们认为,盐亭是黄帝元妃、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嫘祖的故乡。《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西陵在哪里?当地传说盐亭即为古时西陵之地,据县志记载,西陵氏住居的盐亭疆域辽阔,北至甘肃文县,南至四川潼南,西至成都平原的新都,东至川北古城阆中。至今盐亭还保持着祭祀嫘祖的风俗,民间还有大量关于嫘祖的传说。每年农历正初八的“蚕日”和二月初十的嫘祖生日,许多老百姓都要到传说中的嫘祖出生地金鸡乡水丝山进行祭祀,鞭炮之声整日不断。
清代以前的盐亭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唐代诗圣杜甫漫游蜀中赴盐亭时,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经过历代砍伐后,到解放前夕,森林覆盖率降到28%左右。
1958年到1960年三年“大跃进”期间,盐亭县和四川许多县一样,几年间砍掉的树木近亿株。为了“大炼钢铁”,每天约有9000多人上山砍树。“文革”中,毁林开垦、乱砍乱伐再次泛滥,黑坪滩一个镇半年便砍树3万余株。
到197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仅只有3.4%.
森林的摧毁性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全县“烧无柴,用无木,畜无料”。为了煮熟一顿饭,男女老少都不得不出去捡柴,一个青壮年汉子外出捡一天柴只够煮一两顿饭……没柴捡了,便挖草根。灵山乡7000多户人竟到13公里之外的山上去挖草根,在悬岩陡壁间拔草根灌丛时,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