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生存与毁灭> 第28章 离不开森林的民族(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离不开森林的民族(1)(1 / 3)

生离不开树,死离不开树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考察期间,看见在路边新种植的行道树旁,用木桩吊着一只小狗,于是便询问当地人这是为什么,当地人回答,这是彝族保护树林的一种古老风俗,目的是警告偷砍林木的人,下场将和这只小狗一样。

就彝族的生态观问题,我曾请教过70多岁的凉山州前民委主任、研究彝族史的专家列索子哈(彝族),他告诉我:

彝族是一个离不开森林的民族,我们有句谚语:“生离不开树,死离不开树。”

选择居住地时,首先看那里有没有树,然后才看那里的土地好不好。因为彝族人认为,有树才有水,也才有草,树、草、水三者密不可分。树用来修房、取暖、做饭,乃至制成各种器具,包括酒具、饭碗、盆勺等;草用来喂羊,羊肉用来食用,羊毛用来织成披毡,解决穿的问题……

彝族人生前离不开木材,死了也全部用木材火葬,火葬女人时木材堆七层,男人则堆九层了。

正因为离不开森林,所以彝族人对森林是很爱护的。民间把森林分成三类:一类是不能砍伐必须保护的,包括火葬场附近的森林,有育草、育水作用的森林;一类是可以砍的薪炭林和建材林,建材林主要是云杉,材质好,可以制成瓦板,专门用作建房;还有一类则是“家树”——全家的保护神,以及准备为祖先制做灵牌的“神树”,这些也是不能砍的,“家树”或“神树”病了,要举行仪式后再去寻找新的树木。除了自家的“神树”外,村寨集体的“神树”,“神林”也不能砍伐,除此之外,天鹅、白鹤、鹭鸶等经常栖息的地区也不准砍树。

彝族人对天鹅是很崇拜的,每年祭司要带领老百姓用酒、鸡等食品祭祀它,伤害天鹅更绝不允许。由于天鹅总是生活在有水、有草、有树的地方,因此把那里的生态环境也保护起来了。

对被指定为“保护区”的地方,每年都要用酒、鸡、羊、猪等祭品郑重地举行祭祀仪式,凉山彝族在这方面没有正式法律,但却有流传多年的“习惯法”,只要谁到保护区去砍树,首先便要被没收工具,取工具时要受到重罚——甚至要为全村寨的人备饭,而且不但这一代,以后的几代人也要为破坏林木承担责任。

凉山的森林曾经过几次大的破坏,明朝时,这一带民族矛盾尖税,常常打仗,一打起仗来便烧毁树林;清朝乾隆、道光年间,为了炼铜铸钱开始大量砍伐森林;多年来为建房和做棺材,也砍去了大量的优质杉树;“大跃进”、办公共食堂、提倡“以粮为纲”乃至“文化大革命”都对森林造成了几次毁灭性的破坏,以致西昌附近连鸟都没有了。近几年,注意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今年春天鸟儿又飞回来了。一听见清脆悦耳的鸟鸣声,许多彝族老百姓连衣服都没有穿就跑出去听,还有人用录音机把鸟鸣声音录了下来,自己一面欣赏一面模仿……

彝族同胞不但分布广,而且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南的山区、半山区,他们的生活、生产都和森林、草场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如果说藏族的生态文化是以山崇拜为中心,那么彝族的生态文化应该是以树崇拜为中心了。

彝族同胞创造了许多与树和森林有关的谚语,如:

图一日舒心,可去逛街玩耍;享终生之乐,应依林荫居住;

要想预防旱涝灾,山上坎上多种树;

大河是第一道城墙,悬崖是第二道城墙,森林是第三道城墙,团结是第四道城墙;

无度用水,水会用尽;滥砍滥伐,树要砍尽……等等。

彝族人从古代就对森林和植物有独特而精彩的描述。云南宁蒗彝族古籍《古侯》有这样的记载:“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地球尚未有森林,天宫安帝古子派使者阿娥树朴下凡把树种派于人类住地,从此,古侯后代就有了森林。森林起源于宁姆关姑(今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是由樱、梅、杉三树种发展而成。”

另一部彝文典籍《西南彝志》则称,祖先们创业兴家是“靠松树创天,柏树创地”。彝族史诗《查姆》中叙述,女神鲁阿玛是为人类找到种子,在天上种活梭罗树的第一人。有了这株神奇的梭罗树,天上、地下、日月星辰才有了光亮,世间才有了风雪雨露和水,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是由这棵梭罗树繁衍而来。

彝族地区普遍流行对竹、杉和栗树的崇拜,有的地方还以松树和栗树为始祖。由于有彝族“从竹而生”的传说,在云南富宁等彝族村寨,都划出了一块地种植兰竹,竹根围以巨石和竹栏杆,严禁砍伐或损坏,每年4月还要举行祭竹大典。有的村寨则认为自己与松树、栗树有血缘关系,每年春天,村里的老年人都要率领12岁以上的男性到山林举行祭祀、祈福活动。

彝族至今仍然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其表现主要是自然崇拜,除了崇拜树外还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乃至一些动植物。彝族典籍《勒俄特依·雪子十二支》记载,人和五种动物、六种植物有血缘关系,都是雪族的子孙。所以彝族人民至今不吃马、狗、猴、鹰、蛇、蛙的肉。在彝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