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的认识高度统一。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经济长期以来是外向依赖型的,经济增长中出口贡献了一个相当大的比率。现在,金融危机来了,老外的荷包都捂紧了,不再大手大脚地超前消费,我们就只能依靠扩大内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长期外向依赖,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有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便没有外力作用,我们也应该注重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问题是,症结我们早已清楚,拉动内需多年来也一直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但一次次的政策措施却都走偏了,内需长期不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我们的投资大都投到了各种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项目上,对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再加上社会保障较弱,房价高企,教育费用持续增长,老百姓还是不敢放手消费。因此,历次扩大内需的举措,最终都是投资拉动而非消费拉动。
中央确定以扩大内需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关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内需要有思路创新,再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否则就有可能是南辕北辙。启动内需、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着力于最终消费即居民消费,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重投资、更重消费。目前,由于形势紧迫,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政府主导的投资短期内可以取得明显效果。但从长期来说,则必须更主要地靠居民消费来扩大内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靠企业、更靠居民。如果继续依靠企业来拉动内需,我国将仍是一个生产型社会,而非消费型社会。如果我国还只是一个“世界工厂”,那经济必然仍旧是外向依赖,存在一定的风险。三是升级制造业、着力服务业。目前,无论从就业、扩大内需还是结构调整来说,都应该给服务业以更多的关注和激励。而对制造业来说,则要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逐步淘汰或区域转移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总之,新的扩大内需举措,必须实实在在地给百姓实惠,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改善消费预期,这样才能切实、持久地扩大内需。
因此,中央的10项措施和4万亿投资政策出台以后,各方面最看重的是投资的方向。如果仍旧像以往那样投入大型工程和工业项目,则难以拉动最终消费,对扩大内需也只是短期作用。好在新的积极财政政策把民生工程放在了第一位,国务院落实中央政策的具体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大力度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比重;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或可期待。
三 快拳制胜
由于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下滑的速度正在加剧。显然,在这种情势下,再实行2007年三季度以前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2007年四季度开始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快拳出击,才能克敌制胜。因此,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央调整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即:
财政政策:稳健→积极
货币政策:从紧→适度宽松
1.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放弃了旧的计划模式,更多地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近两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我国上一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1998年,旨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遭遇特大洪水冲击等。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施7年后正式退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此后,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一直以稳健为主。
2006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持续加剧,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加息0.5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并且主要在食品涨价的推动下,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三季度,货币政策由“稳健”调整为“适度从紧”,四季度又调整为“从紧”,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指导。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有效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过快,GDP增速开始回落,CPI的涨幅也在2008年2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行。此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缓减。这说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经起到了积极的调控作用。
然而,就在GDP和CPI增幅双双放缓的情况下,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趋势,通货紧缩的压力开始显现。为此,2008年11月5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