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玻璃厂,在江苏宿迁。买这个玻璃厂的时候花了8000多万元,在我们并购以前是一个纯国有而且在当地是债转股的企业,我们发现这个新派的领导人能力非常强,而且人品很端正。我们看重这个人,听了他的说法就买了这家企业,第一年的赢利就7000多万。买了它干什么呢?我们一方面贷款给它增加新的生产线,同时一年之后到香港上市,这时候我们又买了北京、山东两家玻璃。三家玻璃厂领导人都谈好了,都并到一起,预先把领导人的关系都协调好。玻璃行业本来是波峰波谷的行业,建筑材料用得多,它马上就能扩大。我们帮着合并后的这家玻璃厂开发了海外市场,在中国是波底的时候,它在海外做得很成功,我们也不急于退出,希望把它做成为最大的玻璃企业。这就是除了有价格以外我们在价值上有增加。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很愿意做的。像双汇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很大的事情,因为双汇做食品加工,在中国是排得非常靠前的,投资公司退出的具体方式,我不是十分清楚。
(2006年6月17日)
以市场意识统领科技创新
施正荣
演讲者
施正荣,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作为科学家和实业家相结合的典范,施正荣非常支持和重视技术,同时凭借过硬的技术占有了市场。
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科技创业和创新。创业,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办公司,办公司就是要赚钱。为什么要用“科技”两个字呢?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时髦的说法。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全省推出了“科技创业”这样一个概念,“科技创业”是指从人才、资源、市场、制造、研究等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贯穿整个企业运营过程。
要做好一个企业,必须在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这几个方面把好关,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谈到创业,我觉得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创业动机,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者本身要有非常强烈的欲望。
2001年我回到无锡创业,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此之前我在澳大利亚学习和工作过14年,14年在人的一生当中不是一个短的过程。在这14年里,我聚精会神、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太阳能发电领域的技术研究。在出国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人们常常喜欢规划自己的人生或职业发展,但是说实话,我并没有很好地规划过职业生涯,可能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歪打正着,或者说是运气好,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走到今天。
我1988年出国,当时出去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实现一个“出国梦”。能在国外定居,然后开一家小公司赚钱,这就是我出国之前对自己的定位。到了国外,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跟很多其他的留学生一样,我白天读书,晚上到餐馆打工。这样我白天是白领,晚上是蓝领,巨大的反差促使我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没想到一年以后觉得搞研究非常有乐趣,所以一门心思钻进了太阳能研究领域,并很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而且还获得了很多发明专利。人家需要花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读完的博士学位,我只花了两年,成为学校最快修完学业的博士生之一。从我的导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管理人才。
当时导师觉得我有很多潜力可挖,他要把我的脑瓜放大,所以我博士还没读完他就开始让我带研究生。这样的过程不但培养了我奋发进取的性格,也为我提供了更广的研究平台。并且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
由于技术上的成绩,1995年我得到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我和导师的发明专利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当年我们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目的是把太阳能技术产业化。当时全世界有很多出类拔萃的研究者要竞争这个位置,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轻松地就得到了,这是我人生当中一个很重大的转折,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经过五六年时间的研究,我们很快地实现了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在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生产。当时公司把我的发展定位在R&D,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希望我可以用技术带动生产。公司给我的这个定位让我觉得有力使不出来,虽然当时的生活很逍遥,拿着高薪,每年有五六次出国参加各种类型国际会议的机会,但我总觉得这样安度人生有点可惜。也可能这跟我的个人性格有关,北方人把这叫做喜欢折腾,不喜欢过安逸的生活。我当时在公司里的位置,也许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但我却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放弃了高薪和高管的位置回国创业,因为我当时有非常强烈的想做事业的愿望。
我回国的时候正是199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启动,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个市场,觉得自己如果回国创业的话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当时也经常回国做学术交流,了解到当时国内的4家从事太阳能技术生产的公司都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当时国内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