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李肃说中国企业的活法> 第18章 紧缩之后的霜降(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紧缩之后的霜降(1)(1 / 1)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犹如一把时代之火,点燃了1992年新一轮改革的燎原火势,整个民族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活力再度激发。根据我们看到的统计数据,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7800亿元,增长444%,1993年又增51%,达到11829亿元。各地招商引资奇热,县级以上的开发区超过6000个,占地达15万平方公里。但是,也正是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199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2%,建材供求矛盾尤为突出,上涨50%以上。1993年,零售物价在小城市上涨13%,大城市高达25%。1994年之后的中国经济,房地产整体出现过热的苗头,股票市场投机过热,银行放贷大规模膨胀,通货膨胀率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因此,围绕对中国经济形势是否过热的判断,社会各界产生巨大争论。世行的专家到处呼吁中国经济过热,但是认为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股市异常活跃,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提升的不同意见也同时存在。于是,围绕实现经济政策,改革派与宏观秩序派再起争端。

改革派认为:应该把海南开放,甚至可以让台湾参与共治;应该利用经济高速发展推动国企改革,加速出售竞争行业的优质国企;应该加速金融改革,加快放开股市;另外,要借助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宽松环境条件,全面解决所有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与此对应,宏观秩序派认为:经济过热是首要大敌,海南房地产投机已不能容忍;开发区占地已危及粮食安全;通货膨胀将造成社会动荡;全社会的集资热潮必定引发骗钱成风,等等。因此,全面紧缩经济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必然选择。这时,我国经济理论界普遍倾向于秩序派,加上国际上的学者和世界银行的专家纷纷助战,宏观紧缩思想渐成主流。1993年到1994年年初,尝试过治理整顿和紧缩经济手段的中国政府,按照自己天然的思维惯性,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紧缩经济的宏观调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