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领导管人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谋略> 第28章 大河有水,小河满,让下属与自己各得其所(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大河有水,小河满,让下属与自己各得其所(3)(1 / 2)

员工之间肯定会存在竞争,竞争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领导者的职责之一就是遏制执行者之间的恶性竞争,积极引导良性竞争。良性竞争对于组织是有益处的,它能促进员工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工作气氛,大家都在积极地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如何掌握新技能;如何取得更大的成绩。这样组织的执行力就会大大提高,员工彼此问的人际关系会更好。

这种自我优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存在时,其意识会特别鲜明。只要能利用这种心理,并设立一个敌手,让对方知道竞争对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起每个人的干劲。

但领导者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员工之间有时会形成恶性竞争。它会使办公室内部人心惶惶,使员工之间形成敌视态度,大家都在提高警惕以防止被别人算计,这样,你的组织执行力必然会下降。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关心员工的心理变化,在组织内部采取措施防止恶性竞争,积极引导良性竞争。

鲁尼恩定律——赛跑时快的不一定赢,打架时弱的不一定输

“鲁尼恩定律”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R。H.鲁尼恩提出来的,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

竞争就如同是一项长距离的赛跑,一时的领先并不代表最后的胜利,小河沟里翻船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同样,一时的落后也并不代表着会永远的落后,奋起直追,你就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通用汽车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对汽车行业主导权的纷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

早在20世纪初期,汽车还是富人专有的工具。1903年,亨利.福特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要制造工人们都买得起的汽车”是福特的目标。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亨利‘福特终于造出了自己梦想中的汽车。这种T型车不仅坚固结实、而且还容易操纵,售价也仅是825美元。1908年,T型车推向市场,当年就卖出了10000多辆。接着,福特不断削减各种成本,到了1912年,T型车的售价就降到了575美元,这也是汽车售价第一次低于人们的年均收入。到了1913年,福特汽车的年销量接近25万辆。

要想为大众制造汽车,就必须让大众买得起,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建立一种规模经济,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福特被邀请参观了芝加哥一家肉品包装厂。当时他很认真的看到肉品切割生产线上的电动车将屠宰后的肉品传送到每位工人面前,每个工人只需切割事先指定部位的肉品就可以了。当福特看到这一流程时,福特大受启发,回来就为自己的公司建立了汽车装配线。装配线的建立,让福特公司拥有了明显的效率优势,远远胜过了竞争对手。仅在1908~1912年间,装配线的建立就让汽车售价降低了30%。到了1914年,福特公司的13000名工人生产的汽车超过了26万辆。那一年,其他所有汽车制造商总共才生产了不过是28。7万辆汽车,仅仅比福特公司多出10%而已。

1920年,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现象,汽车的需求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由于福特汽车的成本很低,为了刺激市场,提高销量,因此他们能够将自己汽车的价格再降低25%。此时的通用汽车公司就无法像福特汽车公司那样降价,因此销售额急剧下滑。到了1921年,福特汽车的销量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5%,而通用汽车公司所有汽车的销量仅仅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11%。

就这样通用汽车公司在与福特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了。此时作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经过分析明白了,自己是不能与福特公司的低成本T型车展开竞争的。经过权衡利弊,斯隆认为,福特公司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只制造一种类别的汽车,。然而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改变,产品多样化、消费者分层化应该是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只制造一种类别的汽车的策略是不能够适应广大消费需求的。于是,斯隆为通用汽车公司制定了“满足各类钱袋、各种要求”的汽车新战略。参照人们经济状况的不同,提供不同价位和档次的产品。

在斯隆的领导之下,通用汽车公司的业绩也开始了节节上升,到了1927年5月,亨利.福特被逼的不得不关闭了自己钟爱的T型车装配线,转而向产品多样化和分层化方向努力。194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了45%,而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则下跌到16%。由此可见斯隆的战略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这场竞争中令亨利·福特没有想到的是,一旦人们都拥有了汽车,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彻底改变。某人购买一辆汽车,这可能只是他购买的第一辆汽车而已。福特从来没有想到,人们还有可能会购买第二辆、第三辆汽车。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更好的汽车了。这样他们就会更乐意购买更好的汽车,希望这种汽车会更加舒适、强劲、时尚。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衡量,斯隆当年的改革稀松平常,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在当时,这却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