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需要10万美元。他若想募集到这些资金,就需要撰写一个商业计划,在潜在投资人面前进行切实可信的专业讲解。他还需要租一个房间做企划案,可能还得从外面请些专家捧场。若想做到这些,巴比内茨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他的家庭会债台高筑,雪上加霜,而成功的前景却不乐观。而且,一旦他失败了,克丽丝塔和他将一无所有,他们甚至会赔掉房子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分文不剩,生活黯淡,只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和一个即将降生的婴儿。
巴比内茨认为这个决定必须得到妻子的认可。他告诉克丽丝塔,自己可能该找份新工作了。克丽丝塔完全可以这样说,“我想你是对的,马丁。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就是天不遂人愿。我们还得继续过日子。”如果是那样,他会关闭三网公司,重新开始搜罗招聘广告。不过克丽丝塔是位企业家的女儿,她的父亲经历过无数艰难期。因此,克丽丝塔说道,“你真的打算现在就放弃吗?你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既然有路可走,难道不该再试一下吗?”
于是巴比内茨又搏了一把。他立刻着手起草商业计划。他邀请邻居帮自己整理展示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位邻居自己有家公司,以前做过审计。同时,他成功邀请PEO大师T·乔·威利从圣伯纳蒂诺飞抵公司所在地奥克兰,向潜在投资人展示行业概况。巴比内茨自己则负责解释新兴市场战略,三网公司的唯一员工海伦·萨拉曼卡担当主持。
1990年6月一个温暖的晚上,巴比内茨租下了圣莱安德罗斯特里齐酒店(Strizzi’s restaurant) 的后院,大概有40名潜在投资者聚集于此。所有巴比内茨认识的可能对购买三网股票感兴趣的人都在这里面了。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直到开始讨论三网公司的财务状况。当资产负债表出现在房间前方屏幕上的时候,现金流一行显示“30美元”(注释:并非是以千元作为单位)。“看上去你资金短缺啊。”吉姆·汉森评论道,他是当地一名注册会计师。不管怎么说,他对企划方案印象深刻,投资了1万美元,另外6个人加在一起又投资了4万美元。事实证明,巴比内茨要想扭亏为盈正好需要这5万美元。“正是这样,今天我才拥有自己的公司,而非为别人打工。”回首14年前的经历他如是说。
但讽刺的是这5万美元也成为他丧失自主性的第一步。随着资金而来的是显而易见的压力。投资者拯救了巴比内茨,现在他就有义务对投资者兑现承诺,满足他们的期望,也就是说,他需要给予投资者良好收益。这意味着要急剧扩张公司,有时他必须想方设法将股份变现。
与此同时,他孤注一掷实施新战略。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三网公司很快就在硅谷新兴公司之间树立了声望,三网公司可以满足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让公司集中精力尽快将科技推向市场—这才是科技公司成功的关键。风投基金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将旗下投资的公司介绍给三网公司。巴比内茨自己也成为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沙丘路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大型投资基金公司都在沙丘路上落户。
到了1994年,三网公司实现全面盈利,迅速发展—但巴比内茨意识到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在过去的6年里,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PEO的动力机制。显然对于他来说,他投入到了规模至上的产业之中。专业雇主机构规模越大,越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每笔交易的成本才会越低,才能更有效地在业内日益严峻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专业雇主机构做不成小家碧玉。巴比内茨若想在业内混下去,三网公司必须迅速发展壮大。
这意味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他必须募集大笔资金促进公司发展。第二,他必须聘请一个管理团队,一个拥有创业和经营经验的团队。若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也许就引不来资金,也就没办法掌握成功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可是这群人往往供不应求。他们向来挑选那些能够提供丰厚福利和高职位的雇主签约。相比之下,巴比内茨只有三个招聘筹码可用(其中两项还是无形的):迎接挑战,建成业内大型企业;与企业同行,共同发展;企业的内部股票。当然,除非股份变现,否则股票也是一文不值。为了引入业内达人及投资人,必须要让人们看到这家企业的繁盛状况,因此企业要么被收购,要么公开发行股票。
尽管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巴比内茨最终成功吸引众人眼球,募集到所需的资金。鉴于三网公司在硅谷的知名度,他有机会见到一些顶级风投家。这些人彬彬有礼地听了他的陈述后都纷纷摇头,表明他们从未投资过这种买卖。相反,巴比内茨却从前期投资人、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公司内的几位主管那里募集到了25万美元—这些人知道,巴比内茨仍然计划着引进更大的投资人。接下来的一年,欧洲一家大型人力资源公司收购了三网公司50.1%的股份,收购价390万美元。从那以后,公司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在美国各地开设办事处。
此时,巴比内茨拥有一家小型休闲企业的设想已经成为一段遥远的回忆。与创业初期相比,他对企业和生活的控制权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