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蒙新甘宁考察记> 第5章 民国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三日(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民国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三日(1)(2 / 4)

车由大同转北行,九时三十六分到丰镇站。由西直门抵此,共行四百零三公里余,合华里八百零八里余。丰镇[旧县名,今已改为丰镇市],即古丰川卫,清乾隆开始设厅,为口外七厅之一。原隶山西,民国初年改县,隶绥远[时为绥远特别区,辖今内蒙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等地,后改为省],旋又划归察哈尔。察西镇守使、杀虎关监督均驻于此。自火车通后,商务大有起色,出产以粮食为大宗。

十一月二十七日 晴 华氏三○度 丰镇地高三八八五眠。天成村地高四八○○呎

早发丰镇县,晚宿天成村[今内蒙凉城县东的天成乡],计行六十里。早十时发,西偏北行。一里,出街口,见前面大山,南北纵驰,即大青山脉[属阴山,在内蒙西南部]也。四里,官村,居民数十家。十五里,二道桥,居民亦数十家。道右有河一道,由西北而东南流,俗称大河,即大同县御河之上游。由此上坡,坎坷不平。十里,入平地,至马厂梁,居民四十余家。十里,马王庙,居民七十余家。有庙二:一祀马王,一祀关夫子。驻陆军一营。过此,又上斜坡,十二里,庆乐庄[今内蒙凉城县天成乡东庆乐庆]。八里,天成村,住。

天成村居民四百余家,内有小商铺三十余家,小学校一所,学生三十余。附近地多开辟,间见杨树。土产以麦、黄豆、扁豆、胡麻、莜麦、高粱为大宗。土人以麦为正粮,其他为杂粮。以麦磨粉,日白面。以豆、高粱、莜麦相和磨粉,日杂粮。白面价较贵,常人多以杂面为主要食品。食法:将水烧开,以面和入,拌搅成浆,食之以为常,亦有制成馍馍、锅块、面条食之者。莜麦即燕麦[莜麦与燕麦为两种植物],为西北一带大宗农产品。惟性较寒,且不易消化,非素嗜者食之,辄易停积。胡麻,亦名亚麻,可榨油,居民供燃灯及烹调之用。近年经化学研究,用途甚广,故渐为输出大宗。此间西经凉城县(即旧日宁远县[旧县名,故治在今内蒙凉城县城关镇西的永兴乡]),有捷径通绥远,然多石,不宜行车。惟大同、绥远间之电线则走此路。

此次同行,计有工程师一人,练习生一人,测地夫二名,工人二名。共用轿车、大车各三辆,马两匹,一路颇不寂寞。晚宿土店,店之内部颇为特别,入门左、右有两大炕。炕系以土块砌成,距地一尺许,每炕面积占屋一大间。两炕之间有大土灶一座,灶左右两面有孔,通于炕内。其燃料即取诸马粪,旁置风箱,以煽扬之,火气通于炕内,炕面因之发热。行人于炕上铺一毡,和衣仰卧,无须盖被。南方人则必须携带被褥,且往往以帆布床支于炕上,以免炙肤。余以久行西北,勉能忍耐,无须支床也。

十一月二十八日 晴 华氏三一度 毫起地高五三八○呎

早发天成村,晚宿毫起[即今内蒙卓资县西南后房子乡南的西壕堑],计行一百十五里。早七时发,北行人凉城县界。五里,过河滩。五里,甘草胡同[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天成乡西北的甘草忽同],居民数家。五里,道右有关帝庙,山顶有峰墩四座,环山有土墙,当系昔年置戍处。由此下陡坡,歧路错综,地面冻滑,上下甚难。坡尽,五里,为大海滩,又入丰镇县。四面崇山,中成盆地,道旁有咸水湖[指今内蒙古凉城县城东北的岱海],周约百余里,一望澄碧,殊呈奇观。湖边之土,经日晒曝,水分蒸发,盐味浓厚。土人以土砌一圆圈,下通细孔,复以咸土置其中,再用湖水浇之,流出卤汁,即以熬盐。每锅一口,日可得盐三百余斤,需炭同之。用工人六名,月须纳税三十余元。每年自三月至九月为止,为工作时期。此外天寒湖冻,不能举火。滩上共计四十余锅,每年可产二百五十余万斤,行销于丰镇、大同、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旧称]各处。炭之来源为大同属之兰山嘴,距此二百余里。盐价每百斤约三千文,除炭、工资、税款外,得利甚微。当盐熬成时,取出置筐中,余水下滴,筐底结晶如豆芽,洁白可爱,取以开水冲服,可清肺火。

由大海滩西北行,十五里有水自东来,入于湖内。五里,麦湖图[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驻地麦胡图],一路尽系硷地,泥泞难行。是地居民数十家,驻马队一营,又有福音堂一所。闻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丰镇乔镇守使追击巨匪卢占魁,激战于此。卢遁,大焚民宅。卢为绥远五原人,身材矮小,而性凶悍,每陷一处,其部下常迫令妇女裸体为之作面,名日“铃铛面”。其他惨酷之事极多,绥、包一带人民类能言之。五里,古山腰站,打尖(打尖,即行人中途休息茶点之谓)。该地居民十余家。其南三里三旗庙,为蒙古垦地,有喇嘛庙一座,远视自光一片耸然高起者是也。

下午西偏北行,十五里,三道沟,居民数家。十里,苏集[今内蒙卓资县羊圈湾乡东南的苏计],有水东南流,冻冰,车行甚难。有大车运皮毛自西路来,陷冰中,舆夫去衣,入水推挽,瑟缩之状,观者为之寒噤。我国劳动界所以能特别耐苦者,并非筋肉有异于他国人,诚以自然界迫之使然。即如此种现象,在他国交通便利,处处坦途,又何从练成此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