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间·边缘·对话> 第53章 儿童性与成人化——浅析安徒生与张天翼童话的叙述模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儿童性与成人化——浅析安徒生与张天翼童话的叙述模式(3 / 3)

不是像安徒生一样将自己的个性和声音完全溶解在故事的叙述里,使读者在充满童真魅力的故事里得到完全自由的幻想驰骋。张天翼旁观而又理性的叙事方式,使得所创作的童话跳脱不出成人的世界,形成的是理性的成人化的表达。张天翼作为创作主体,用旁观的叙事视角来进行童话的写作,把自己作为成人对社会的认知灌输给进行阅读的儿童。在张天翼的冷静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自己童话的读者都设定为理想的儿童。这些理想的儿童“,能承受作品流露的过重的痛苦所造成的心理缺失,能负载成人式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总之他既纯洁又深沉,既天真又成熟,而他却是‘理想的’,实际儿童难以达到”。为此“作家只好加大叙述人的权利,增强说理性,亲自教导以加速儿童思维的成长”。这种“教导”与儿童的本性以及童话的审美性是相悖的。这种矛盾性的实质在于作家希望能够面对的“理想儿童”与实际读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作者没有以实际进行阅读的孩子为出发点和写作基础,必然会产生这种落差。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创作之间的区别,我们不能忽视时代的大背景对安徒生和张天翼童话创作的影响。

文学作品应该是作者与阅读者之间能够自如交流和融合的产物。那么童话,更应该是成人通过儿童的眼睛来对世界做纯真的观察,从而使儿童能够通过童话作品感到世界的美好、温暖,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成人则可通过童话这种纯真的文学作品来保持心灵的纯洁和得到美的享受。虽然张天翼的成人化叙事模式阻碍了读者的这种阅读效果的获得,没有达到和安徒生一样的成人和儿童共同欢歌的效果,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童话的发展历程上永远都闪耀着创作者的形象。对他们客观地进行审视,也是欲为童话创作的发展寻出一条它自身独特的道路。

作者简介:聂秋雨,女,河北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08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