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见生见死太多,老人尽管独居,人却乐天,他自己承认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受不得别人的恭维,受了恭维就会扒心扒肝替人做事。这次,他又被这家人请来,为年轻死者歌咏送行。有韵律的平鼓敲击声“嘣、嘣蹦嗒,嘣嘣、嘣嘣嗒,嘣、嘣蹦嗒,嘣嘣、嘣嘣嗒,嘣嘣、嗒嗒、嘣嗒嘣嗒……”和着老人低沉沙哑、似说似唱的丧歌声,在夜晚忧伤沉寂的山湾中,飘渺升起——“嘣”是敲打鼓皮的声响,“嗒”是细木鼓槌和鼓边碰击的声响。守夜的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堆篝火旁,随着丧鼓节奏,听着对死者祖宗八辈历史的夸夸其谈的追溯,忆着对死者今世为人功德的言过其实的颂扬,昏沉着自己的大脑,不再计较过去的恩怨情仇,荡去失去死者的哀思……
第三日,拂晓三时,六个和死者平辈的年轻人抬起棺木,往大山深处行进;其他平辈人手持黄纸钱,沿路抛洒;棺木停,鞭炮炸响,死者的小辈们,就地下跪磕头,平辈就地静默,长辈则择一人出来,站于棺木前,口中骂着死者丢下白发人的不孝,让死者在阴间为白发人祈寿;如此,在拐弯抹角、偏僻狭隘、崖壁险要处棺木三停三歇,炸三次鞭炮,意在使死者晕头转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以免死者纠缠在世白发人;到达下葬地,棺木用圆木枕在坟坑上,打丧鼓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绕行三圈;之后,在鞭炮声中,用麻绳将棺木放入已挖好的坟坑中,拉出绳索;打丧鼓老人又念念有词带领死者亲属绕行,长辈绕一圈,平辈绕三圈,小辈绕五圈;再由死者生前最畏怕的、或最有威信的长辈,往棺材上撒下第一铲土后,众人齐下力,用泥土填埋坟坑,务必在太阳升起前将坟包垒成;不能立碑,只以一大石埋于土中,露出小半截标示棺木的正位置和朝向;最后,还要在太阳升起前鸣鞭、撤人……
江万红是听了三队一男知青的详细解说,才知道这些过程和讲究的。
按当地风俗,老人离世,须太阳出来后再上山安葬,意在让死者能知道回家的路,庇护和保佑晚辈们平安、发财、升官、子嗣不绝……年轻人离世,尤其是未婚者和未成年人离世,则必须在太阳没出来前下葬完毕,意在让死者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样才对在世的白发人好,避免死者冤魂的纠缠,让在世白发人得以长寿……年轻人离世后,因长辈尚存,不得立碑,以石块等物标识即可,直到长辈也逝,方能刻碑立位……安葬地点也有讲究,要前望水、后靠山,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讲究,不过一般人不能奢望,否则与后辈不利……围棺木绕行时,需绕行七圈或五圈,针对半路人(非老龄死者)的绕行要缩减,万万不可绕行九圈,九乃极数,除了帝王外,无人消受得起……
说这些的知青,老家在四川,坐船回老家时,曾远观风箱峡、棺木峡的悬棺,对此印象深刻。他到三队下乡后,认识了打丧鼓的老人,听了老人的吹嘘“我师傅的师傅的……的师傅,就曾被请去安葬悬棺,那排场,得了!几支打丧鼓的队伍,比赛着玩命吆喝,哪怕声音嘶哑,哪怕身体瘫软被人抬下,也一定要把其他队伍比下去……架噎(打丧鼓的各种乐器)还要多,鼓、锣、板、笛、二胡、唢呐,应有尽有……规矩那才叫一个多,讲究那才叫一个得了……”之后,就一直缠着老人,非要学习这些“封建迷信”。这次,他同样又是全程跟随敲丧鼓的老人,才对此次的丧葬过程知道得如此清楚。
“向阳大队仍有人私猎,还出了人命”的消息,被“上面”听说了,“上面”派人调查后,再次重申:严禁私猎。同时,查实各队受干旱灾害的情况。向阳大队各小队紧急上报统计结果。江万红一五一十把三队的报表上报。结果出来了,其他小队受灾情况似乎并不严重,独独三队受灾严重。队部领导狠狠批评了三队的付青石和江万红,明确指出他们这种哭穷喊难的错误行为,要求俩人停职写检查。“上面”得到汇总情况,又下派人员,实地摸排,发现:除三队外,其他各队都瞒报了受灾情况。“上面”做出指示:向阳大队队部,应大张旗鼓表彰三队“实事求是、不瞒报”的作为。队部左右为难,撤销了对付青石和江万红的处理,没有开会表彰,只是将付青石从预备党员升级为正式党员。
年底,救济粮和物资开始发放,因有“上面”的监督,三队得到的救灾物资虽然少得可怜,但又比其他队多得多;三队社员觉得占了划得来似的,都高兴。从此,付青石得到三队大多数社员的认可。
阴差阳错间发生的这些事,让江万红纳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