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周鼎记之九鼎传> 第3章 周鼎记之-昭王伐楚 第三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周鼎记之-昭王伐楚 第三季(2 / 2)

等到何时”?

丹朱大笑曰:“汝,虽有灵智之窍,唯不识天下之势,如今昭王王道微缺,天生异象。诸神皆知荆楚气数未尽,不知安置,却欲灭之,此乃逆天而行,待吾从中周旋,定让昭王有征无还。”

昭王后闻言笑曰:“如此甚好,只是他日丹君得九鼎之时,切莫忘记孤家今日之心意”。

丹朱道:“如若成功,孤封你镇国王后,共享富贵,也不枉吾乃王子之命。”

言毕,邀拥王后,入龙塌,即时云雨数番,悉数腾云,

《国语·周语上》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失)德,协于丹朱。丹之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就认为周穆王是丹朱与房后私通而生下来的。

昭王回宫,次日早朝,众朝臣立于大殿,昭王端坐龙案,太监令宣奏:“今日早朝,议国事征讨蛮楚”。

御史慈出列道:“大王威武,有定天下之雄心,唯我武王可比,只是前日大王封神台问卜,天意如何”?

周昭王曰:“孤已受道德天尊授意,天尊曰:周室一统华夏,惠及子民。也乃天尊之意”。

众臣闻,欣鼓舞,士气盛。

周昭王又曰:“天尊曰“东夷安服,尚可定。三伐荆楚,险难进,昭得天命归虚境”。孤不知何意?”

祭公上前奏曰:“东夷(注:4)鲁侯杀兄夺侯位,大王未伐,如今,东夷各部诸侯,屡屡骚动,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不威慑之朝纲由此偏斜。”

御史慈道:“今大王意欲伐楚,即得天命,又闻天尊安抚东夷之意,大王可伐发东夷,孤立荆楚,则东境无忧,尚可南伐蛮楚,只是天尊后半句,臣揣摩不得。”

(注:4)东夷,

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

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

令尹丹朱出奏:“启报大王,荆楚乃强国,驾东夷之上,如攻克蛮楚,东夷各国不攻自破,大王一统之日,捷然可待。”

辛伯闻言道:“大王不可,后方不稳,殃及朝堂,何况荆楚之大,非一日可取,再说,楚有二国,乃芈楚,蛮楚(注:5)两国,倘若东夷不定,受荆楚之挟,攻吾周室,岂不天下大乱,危及邑都?臣谏大王安东夷,再伐楚。”

(注:5)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都城今江苏丹阳市。

周昭王曰:“依天尊意,众亲家愿,孤先定东夷,后伐蛮楚。择日祭神鼎,孤,亲征东夷”。

朝罢,丹朱急急密入后宫,于王后宫见。

丹朱道:“今日朝堂已定,祭九鼎后先伐东夷,吾意欲蒙或昭王先伐楚,只是未成”。

房王后道:“东夷小国,惧周室之威,恐难成吾等之事,这可如何是好?”

丹朱眉头一锁,道:“王后莫急,只是留他多一时日罢了,待吾修书发往吾族弟,邀吾第截杀之”。

房王后道:“周兵数万,岂是一凡夫所挡?”

丹朱冷笑道:“王后不知,吾弟帐下有一小徒,懂唤兽之法,能呼使大兕。”

(古代称犀牛为“大兕”)

兕出现在《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原文是: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意思是: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房王后道:“那又如何?”

丹朱道:“那大兕乃上古神兽,力大无穷,非凡人可拦,诸神均惧”。

王后喜道:“甚好,甚好。”

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0年),春,昭王设令,大祭九牧之神鼎。

率大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各夷国见周大军来伐,惊恐不及,忙调兵拦挡。

欲知昭王东夷之伐,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周鼎记》之-东夷之战。

未完待续!!!版权归《康农网》徐生宝所有,如需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自康农网。

由于本部《周鼎记》参考大量古书文集历史题材,故没有不死的主角,也没有偏见的写法,完全根据历史史实改编,中立写法。全部《周鼎记》八十回。为了更好的体现周朝史记民风,将写入周朝一些上古神话,巫蛊,鬼方及如楚国始祖—祝融,上古火神。当然也少不了那些鬼谷子,赢驷,芈月的故事,这里的芈月可不是孙俪版的那样让你同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