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霸唐> 第110章 黄雀在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黄雀在后(2 / 2)

权,可以越过兵部,直接向皇上奏报前线军事行动。

监军与主帅的关系,说起来十分微妙,总体来说,主帅是国家任命的将领,而监军是皇帝任命的代表。主帅向国家负责,监军则是向皇帝负责。

这话说起来有些碍口,在封建时代,国家与皇帝,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大面上说,是一回事,但若是认起真来,这还真不是一回事!

比如,大唐的军队,有府兵与禁军之分,府兵乃是国家军队,禁军乃是皇帝的军队,两者绝对不能同日而语。

大唐立国以来,大军出征,均采用主帅与监军的双首长制。一般情况下,对于主帅和监军的关系,大家也不是太较真。监军因为大多是宫中宦官,不懂军事,生怕乱说话坏了军国大事,所以,也愿意放低身段,服从主帅。在这种情况下,唐军便形成了事实上的单一首长制,监军似乎是位于主帅之下,很少有监军主动插手主帅的军事部署。

在大唐军队的对外战争中,基本上是奉行这种事实上的单一首长制,军队中虽然设有监军一职,但监军一般不会与主帅争权。道理很简单,监军主要职责是监督主帅的忠诚,对敌国作战,主帅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

所以,封常清担任安西军节度使的时候,便是军中唯一军事长官,安西军中的监军,只能算是个摆设。那封常清战功显赫,深得皇上的信任,皇帝都不怀疑他的忠诚度,监军又何必多事呢!

久而久之,封常清就形成了在军中一言堂的习惯。凡事自己做主,从不与监军商议,甚至,就连做出决定后,也懒得通报监军。

封常清把这个习惯,也带到了天武军。

但是,封常清忘了,在眹即是国家的时代,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尤其是在对安禄山的战争中,这个习惯,是致命的!

因为,这一场战争,不是对外战争,天武军的作战目标,不是周边敌国!

这是一场大唐敌国内部的内战!是朝廷与反叛者的战争!

这种战争与对外战争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帅的忠诚度,高于一切!

道理很简单,既然安禄山可以反叛,那么,大唐的其他将领也有反叛的可能性!

而事实上,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临阵倒戈的将领多如牛毛!

何况,大唐仓促迎战,封常清所率天武军,是洛阳与长安之间,唯一的军事力量,大唐的精锐部队,还都在边境上。

如果天武军主帅有异心,长安就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监军就不是摆设了。

对于皇帝而言,监军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一军的主帅!

天武军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行双首长制,而且,监军的权力,在主帅之上!

忠诚于皇帝的监军,必须全程监督所有军事行动的谋划与实施,同时,在军中享有最高决策权。皇帝绝不允许主帅凌驾于监军之上,甚至,架空监军。

架空监军,就是架空皇帝!

然而,一向性情偏狭自以为是的封常清,没有看清这一形势。

他还以为,他在天武军的地位,与他在安西军中一样,可以一言九鼎,随心所欲。

事实上,封常清对大唐朝廷并无二心,他的忠诚,就连他自己也从不怀疑!

而封常清想当然地认为,皇帝和监军,都懂他的忠诚!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安禄山反叛,在皇上眼里,大唐所有的将领都有反叛的嫌疑。

聪明人应该能明白皇帝的心思,也应该明白监军的地位。比如郭子仪、李光弼,就能够很好地处理与监军的关系,如果与监军的关系处不好,那是要命的!

而一向精明的封常清,偏偏忽略了这个要命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封常清连战连胜,皇帝都有可能怀疑他功高震主,何况,天武军连战皆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