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的是琼浆玉液,如今口渴却连蜜浆都无。袁术越想脸色就越难看,越难看就越沉默,良久,袁术突然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仲氏王朝,一年而亡。
197年秋,严舆扩张至淮水流域,整个扬州尽入严舆之手。除此之外,还有豫州的一部分与徐州的一部分。
在取得淮水以南的地域之后,严舆不再四处征伐,而是进入了一段修生养息的阶段。当然,清除领地里的不安因素也是必须的,比如像陈兰、雷簿这些人。
其实此时还有不少袁术手下将领在各处割据自立,虽然知道严舆大军前来难以抵抗,但是这些人还是妄想凭借手下兵将为自己谋一个好地位。
只是严舆却懒得跟这些人讲价还价,要么无条件投降,投降后若是有本事他自然任用,若是庸碌之才,严舆可没那么多官位相赠。
若是不投降也可以,那就请你去死。不过无论是投降还是剿灭,那些将领手下兵马严舆都没有留下多少。
如今严舆仍旧有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守卫如今的领土已经绰绰有余。而且淮南被袁术破坏得厉害,可谓是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手。
所以严舆便是还兵于民,大肆发展民生,其中又以农业为主。由于严舆坚定不移的进行土地改革,无论是淮南本身的百姓还是那些还兵于民的兵卒都是能够获得田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淮南便显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模样。
严舆坚信一点,百姓生活好了,国家才会兴旺,才会强大。藏富于民他现在还做不到,但是解决民众的基本生存他还是要尽力的。
当然,这些事情毕竟是要花时间的,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做。而当这些事情基本上走上正轨之后,严舆便要面临一件大事,那就是本来定为两年一期的科考。
由于攻打淮南,两年一届的科考被延后了。当淮南基本稳定后,公元198年春,严舆决定举行太学科考。
太学成立至今已有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太学的学子由八百涨到一千三。寒门、门阀都有许多人前来江东太学求学。
其中黄班学子逐渐多了起来,约有四百人左右。玄班学子仍旧是最多的,约有七百人。地班学子一百多人,天班学子仍然是寥寥无几,但却也有二三十人。
如此多的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那只有盛世当中才会出现的文教兴盛的盛况。然而如今却在乱世当中出现,就凭借此一点,严舆便得到了天下不少读书人的好感。
太学根基逐渐牢固,盛宪甚至告诉严舆,就算如今不再科考,吴郡也俨然成为一个文教中心,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会衰败。
当然,不举行科考是不可能的。严舆创办太学的初中不久是举行科考么?而这第一场科考就是严舆施行科举制度的试金石。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视,严舆专门放下了淮南诸多事宜来到了吴郡,亲自担任这一期的考官。
“虽然这一届由我取士,但舆学识浅薄,较之诸公远矣,所以还请诸公多多帮舆才是。”严舆在学问上的成就就是个二把刀,要真让他来取士那百分之百得乱了套,所以严舆还得依靠手下的大儒们。
严舆创办太学之时招募了不少大儒,乱世当中,纯学术型的知识分子是最不值钱的,所以这个人数还真不少。
再加上他麾下盛宪、张竑、张昭等人学究非凡,不仅是理论,还懂得理论结合实际,担任区区阅卷官绝对是绰绰有余。
当然,最终严舆还是要亲自把关的,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为科考好好打响第一炮,争取打出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