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太学举行科考之事很快就传遍天下,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能够如此当然是严舆刻意安排的。所以,凡是读书人都关注起这件事情。
此次取士共分文武两榜,每榜取士三等。
文榜主要取治国之才,所以整个试题都是围绕治理来的。具体题目倒是没有,严舆只是让各个考生自由发挥,如何治理一县,一县之后则是一郡,一郡之后则是一州。
本来一州之后还有一题,是如何治理天下。但是严舆此时已经有足够多的瞩目了,这事情还是低调为好,便是去了这一题。但即便是如此,也已经够了。
严舆取中的都是那些有具体实施方法的士子,那些只说些凭借仁义治理天下的空话大话的士子严舆是一概没取。
当然,虽然侧重点是要取经世致用之才,但是纯学术人才严舆也是没有忽视。事实上,严舆打算成立一个翰林阁,专门从事学术研究。
因为经过几百年的验证,董仲舒搞的那一套在思想上其实有着极大的缺陷。严舆成立翰林馆便是要容纳百家,弥补汉代儒学的不足之处。
好在虽然罢黜百家顿尊儒术已经数百年,但是乱世当中,那些被抑制的思想又有了萌发的空间,倒是不用担心仍旧是汉儒思想一家独大。
至于武榜则是测试战阵功夫,兵法韬略,负责武榜取士的是周瑜。
战阵功夫倒是简单,测验考生骑射厮杀本领,随后各自又领两百人持对战,然后由周瑜乃至严舆麾下大将评分。
而韬略则要难一些,首先兵书兵法要烂熟于胸,然后要能够理论联系上实际。在战乱年代,理论能否联系实际只需要那些从战场上生还的将领评判即可。
勇将与智将之间,严舆看中的是后者。所以凡是韬略不过关的,全都落在武榜一等之外,甚至二等也罕有。
最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太学初次科考终于落下帷幕,历时两个月零八天。共取士子七十八人,其中文榜三十三人,武榜四十五人。与后世重文轻武不同,在乱世当中,愿意领兵的却是占据多数。
而七十八人中,被取中一等的有七人,被取中二等的有二十三人,其余皆是三等。而一等之中除却文榜的顾雍、庞统、诸葛瑾,武榜的甘宁、鲁肃之外还有两个历史上完全不著名的人物。
而如今,这两个人必当出现在史册之上。不过,因科考改变命运的可不仅仅是这两个人而已。事实上,这七十八人中不知道多少人因为严舆,因为科考而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取士结束之后,严舆命人将所有士子的试卷粘贴出来供所有人观看。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公平、公开,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事实上,在看了取中士子的试卷之后,大部分士子都是心悦诚服的。至于少部分嫉贤妒能的,严舆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总的来说,这一次科考的成果让天下为之侧目。同时也为严舆,为江东太学,为科考赢得了偌大的名声。自科考之后,每当江东太学招募学子之时,前来报名的人数络绎不绝。
“这严舆,尽得天下寒门之心矣。”许昌,曹操看着探子传来的消息发出长长的叹息。而坐在曹操下面的是一票大名人——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等等等……
所以曹操虽然将严舆的警惕等级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却并不怎么担心。你得天下寒门之心,吾便得天下门阀之助,何惧哉?
······
虽然科考取士是相当公平的,但就取士的结果而言,寒门中人确实是占据了大半的名额,这让严舆治下的门阀相当不安,不满。
而其中又以淮南门阀为最,因为江东的门阀早已经被严舆的屠刀整治得服服帖帖,不安是有,至于不满,那是不敢的。君不见当初江东血流成河?
面对取士结果,江东门阀所能够做的就是教导家族子弟勤加学习,没有半句怨言。而淮南门阀则不同,不满的言论随处可闻,甚至没有多久就传进了严舆的耳朵。
听到淮南门阀不满的声音严舆只是一声冷笑,加紧了淮南的防备。若只是说说也就罢了,要是敢动歪脑筋,严舆可从来不知道手软两个字怎么写。
本来在这个门阀的时代,任何一个诸侯攻陷一地之后都必须要与当地门阀交好。因为这些门阀往往在一地经营了数百年,根基之深厚根本难以撼动。
虽然这乱世之中这种根基便是被削弱很多,但仍然是不可小觑。没有他们的帮助,任何人都很难将这些地域真正纳入版图。
这是门阀最大的依仗。
但是这依仗对于严舆来说却完全没用。
因为之前袁术对淮南的破坏实在太大了,百姓流离失所。而严舆的到来第一时间便是开仓放粮,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严舆在淮南的名声瞬间就如同开挂了一般,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严舆将袁术积攒的家底花了个精光,自己一毛没捞着不说还倒贴进去不少。
而且不仅如此,在随之而来的土地改革当中,严舆更是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