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一听便立时没了兴趣,只催着万牙婆道:“那还有另一户人家呢?”
万牙婆瞟了她一眼,就说:“这另一家说起来其实倒是不错。”
姚氏一听,更加上心了,道:“大嫂子可千万别再吊人胃口,快些说罢,究竟是哪家的闺女。”
万牙婆笑道:“我说的这户人家,姓宋。宋老爹早亡,家里除了这宋家姑娘,还有一位幼弟,如今也在学堂念书,虽说家业并不算得富有,却比头前石家好了许多,家里有七、八亩良田,姑娘又是个一等一的人儿,相貌不说,说是天仙都不为过了,性子温婉又孝顺,听说宋老爹不在的这些年,都是她一个人在家里操持家务,侍奉寡母。”
姚氏因为颖儿的事,实在对长相太过出色的没有太大的好感,若是娶个像颖儿那样长相出众,惯会哄男人的,哄得罗白翰跟她离了心,这样的媳妇还不如不娶进门。
再说了,她家的儿子,那可是堂堂的秀才老爷,哪怕是个官家小姐,也勉强能配得上,这宋家不过是个小富人家,论家境甚至还比不得罗家,实在没什么可稀罕的,又兼还有个幼弟在侧,少不得将来也要姐夫扶持,这样的媳妇娶进门,实在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姚氏想了许久,终是摇了摇头,问道:“大嫂子可还有别的人家没有?”
万牙婆本是挑着两家相配的闺女说的,见姚氏一迳地摇头,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便又道:“如果这家的闺女你都看不上,我手里倒是还有最后一家,。”
姚氏一连否定了两个媳妇人选,已经有些灰心了,听得万牙婆讲手里还有一户,又打起了精神,问道:“说来听听。”
万牙婆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这才开口道:“镇上的齐家,大妹子可知道?”
姚氏一听齐家,心里顿时就美滋滋的,道:“咱们秋水镇谁不知道齐家呀?我家白翰还跟他们家的大公子是同窗好友,交情不同一般人,万大嫂子说的,莫非是他家的闺女?”
说到这里,姚氏几乎是喜上眉梢。
齐家那是什么人家啊!那可是秋水镇第一大户,若是罗白翰娶了齐家的闺女,这一辈子便不用愁了。齐家偌大的家业,哪怕只从牙缝里分出一点来给闺女做嫁妆,也尽够罗白翰考出个功名了。
万牙婆笑道:“我说的这户人家,正是齐家的远房亲戚,也姓齐。家里只有这么一位姑娘,虽说比不得镇上的齐家富有,却也小有家产,只有一点,这齐家老夫妇说了,他们两老只有一个闺女养在身边,将来无论是闺女外嫁还是入赘,都要跟闺女一起过活。不过好处是两老自有钱财,就是跟着女婿一起过活,也不用女婿家里负担,又兼人口简单,家中只有这一个闺女,姑娘嫁过来,倒是能一心帮扶着夫家,绝不至于拿着夫钱的钱财去养着娘家。”
姚氏原本还以为是齐家的千金大小姐,本来十分高兴的,后来听得只是齐家的远房亲戚,便有些犹豫不决了,不过转念又想到这家只有一个闺女,家中没有别的兄弟争家产,就像万牙婆说的,姑娘嫁进门,只能一心一意帮扶着夫家了,娘家无人,这样的媳妇必定好拿捏,不由又有些心动了。
万牙婆看姚氏有些意动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刻意道:“你可想好了,这家姑娘年岁倒是跟你家秀才相当,模样也配,姑娘人也很能干,是个会过日子的,你若是满意,就挑个好日子,我替你走一遭也不妨事。”
姚氏犹豫了一下,拿不定主意,又问:“我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孩子是个有出息的,只不过是现在困窘些罢了,只是不知道这齐家要多少聘礼才肯将姑娘嫁过来?又能陪多少嫁妆?”
万牙婆拿眼睛斜瞟了姚氏一眼,笑了笑,道:“齐家的两口子说了,他们只有一个闺女,家里的东西全是姑娘一个人的,姑娘进门,能陪嫁两家铺子,四十亩田地,一个庄子,还有一房下人。”
姚氏一听,两眼都瞪直了,原本对这门亲事只有七分的乐意,这下直接升到了十分。对方肯许出这么多陪嫁,想必是对罗白翰极为满意了。姚氏想到这里,不由十分得意,道:“我家的孩子,不是我自夸,那是十里八乡人人都要称赞一声好的,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不说,只要认真读书,再过两年中个举人也不是难事,到时候,别说是娶齐家姑娘,就是官家小姐也没什么娶不得的。”
万牙婆只是笑着点头,道:“罗秀才自是有出息的,只是前程重要,婚姻大事也一样重要。”
姚氏只关心对方要多少聘礼才能将这财神媳妇娶进门。
万牙婆也不再绕圈子,道:“齐家的嫁妆你也看到了,至于聘礼,齐家虽说并不指望这两个钱,可是咱们也不能太过寒酸,要不然说出去两家面上都不好看。”
姚氏就皱起了眉。
相比之下,她自是更愿意娶齐家的闺女进门,不为别的,单是那嫁妆,就足够让人动心了。可是嫁妆多,相对的聘礼也不能太寒酸,不然以后要被人笑话。
只是,这聘礼从何而来?
万牙婆看着姚氏陷入了沉思,也不催她,自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