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五)
这几天天气特别好,时间既然是初秋,太阳毫无迟疑的崛起在东方,夜郎高原的天气,向来都是比较凉爽的,但在这山洼里,却也热得心慌。
李月英的屋子在寨子顶东边,老榕树就在村口,懒洋洋地沐浴在阳光下,虽然在早上,却死气沉沉的没有一丝生气,只有两三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丛中鬼喊辣叫的,打破了清晨固有的宁静,好不叫人心烦。
今天李月英特意起了个大早,屋子、院子早收拾得干干净净,两个孩子都穿上了只有过年才穿的新衣服,李月英也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其实很朴素,自然粉红色的衬衣,浅蓝色的布裤,大红的头巾,那是她做姑娘时特有的打扮,和明刚结婚时也是这装束。
李月英张罗着宰了两只鸡,把过年的腊肉和不觉不轻易喝的米酒提出来,热气腾腾的炒着做着,象有贵客临门的样子,其实一个客人都没有,就她们娘儿仨,两个孩子望着她,忽闪忽闪眨巴着大眼睛,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做这么好的早饭。
一会儿,做好了,鸡蛋、鸡肉、腊肉、豆腐、豆芽、花豆、新鲜玉米、酒、大米饭、肉汁汤……满满的摆了一桌,李月英领着两个孩子坐下,饮酒、吃饭,从不饮酒的她呷了一口,脸上露出少女般的红晕,正房供着菩萨,早已插上香,烟气缭绕,整幢茅屋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李月英狂热的亲着两个孩子,一会儿抱这个,一会儿搂那个,劝他们多吃饭,多吃菜,还哐他们每人喝了半杯酒,阿狗儿望着妈妈,九岁的孩子觉得妈妈今天不比寻常,吃着饭,怀疑起来,“妈妈,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要穿新衣服,吃这么好的菜?”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只有大年夜、元宵节、清明、端阳、重阳等节日才这样,可今天又不是节日,又没有什么喜事,再其次又没有客人,在节俭的农村孩子的记忆里,平常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怎么会理解妈妈此时的心!
“傻孩子,你们不晓得,妈妈今天要领你们出远门,去找你爹,那个地方又漂亮,又好玩的,吃饱饱的,好上路,免得路上挨饿。”李月英抚摸着他们红扑扑的脸蛋,泪水却不由自主的由眼眶掉了下来。
“妈妈,你怎么哭了?”阿狗儿问,阿猫妹也茫然的望着她。
“哎,吃吧,娃儿,妈妈是想马上就要离开这儿,可能永远也不回来了,高兴的哭呢。”月英揉了揉眼睛,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个微笑。
时间走得很慢,一点一点的耐着性子走,又似乎过得很快,孩子们已经放下碗筷,吃不了了。李月英放下筷子,两个孩子都已经偏倒在桌子上,阿猫妹嘟哝着:“妈妈,我们走不了啦,想睡觉,明天走好不好?”李月英洗着碗筷,孩子们的话象铁锤一样打击着她的心,“好吧,你们就休息一会儿,等会儿我再叫你们。”她痛苦得闭上了眼睛,她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连带两个孩子,可是,他们还不懂事,他们来到世间,还什么都没有尝到,至少,爱情、家庭……”
“哼,说什么爱情,什么家庭,还不是这样虚假、冷漠、欺骗的生活,与其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点死去,最好是不要来到这世间。我的命好苦啊,父母说我是嫦娥转世的,爹说我不得团圆,难道我真是专为受罪而生的么?树神,你说说,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
李月英先把两个孩子放到床上,收拾好碗筷,然后重新回到灶边,端出一个猪头,放在桌子上,抬到老榕树面前,猪头前面放了个碗,里面装着玉米,香就插在玉米粒里,点上,恭恭敬敬地着了三个揖,然后跪下,烧纸。
“树神爷,我只有先把孩子吃饱哄睡着了,才能祭拜你,饶恕我吧!”
月英就这样长跪不起,在香烟冉冉缭绕中,她也渐渐飘渺出神了: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李月英正要和明刚正要拜下去。
“停一下!”一个苍老的声音喊起,是李天寿,“先拜树神!”
于是,香案从堂屋中搬了出来,放在老榕树面前,一串鞭炮随之放响,嘻笑的声音随之停止,所有的人都合上双掌,李天寿致词:“树神爷,树神爷,天地为大你为二,大慈大悲长佑李家庄!今天是李月英和刘明刚大婚的日子,不孝弟子李天寿率全族及全庄人向你郑重禀告,请树神爷赐福他们,二拜树神!”李月英和刘明刚赶紧磕了一个深深的响头。
“一棵神树高又高,千年万载把福招。自从今日拜过后,白头到老乐涛涛!”
“一棵神树圆又圆,千枝万叶把福绵。自从今日拜过后,子孙万代福寿全!”
刘天寿念完了这两段“四句”——李家庄当地专门用来表示祝福的一种话体,就是四句话,和山歌有相似之处——吩咐收拾香案,再入堂屋。
“三拜高堂!”于是李月英和李明刚分别向双方父母磕头。
“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想到这里,李月英脸上泛起红晕,想起结婚那晚上的情景。刘明刚揭开盖头后,就被亲友们吆喝出去了,又是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