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如果这样读石头记> 第14章 014 宽容对上层,严苛对下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014 宽容对上层,严苛对下层(1 / 3)

第十四回林如海灵返苏州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这一回,凤姐算是绝对的主角。虽然回目里面,是林如海、北静王,但是,他们都是打酱油的。当然,这么说有失偏颇,我们稍微耐心一点分析,那就是通过凤姐管理宁国府这条主线,串联起林如海和北静王这两条支线。

进行管理模式探讨之前,我还是要再次表明一下我的观点:这本书不是管理学书籍,不是医学书籍,不是诗词歌赋风花雪月,而是一部展示人性的文学。所以,不要钻到管理学里面,那就走远了。曹雪芹只是讲述凤姐管理上的具体事务,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王熙凤更完整的形象,仅此而已。

我们常常进入一个管理误区,把管理当做“管人”或者“管事”。我所理解的管理,更多在于对流程的控制、对风险的评估、对结果的把握,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与人员的协调、沟通。把这些要素明确了,各司其责,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但是现实中,尤其是在一些相关部门,很多“领导”,不懂管理。他们不能明确需求,或者提不出需求,或是不能调动专业人才评估需求的可行性。很多“领导”以为自己就得是全才,不自量力,把自己当做全才,任何杂事,都要去参与。往往管理就陷入太多具体事务,不能自拔,造成管理混乱。当然,更有滥竽充数者,我就不展开叙述啦。

我认为,王熙凤的管理,是不成功的,但是,也不算失败。估计换成另外一个人,作为内当家的,那贾府早就鸡飞狗跳了。所以,凤姐是一位能干的女人,精明的女人,有管理才能的女人。当然,没系统学习过管理学,再有才能,仅靠耳濡目染,自己摸索,这种学习模式,是最为落后的模式。再能干的人,如果光是在野路子上面跳,始终只是小打小闹。当然,除非是不世的天才,但是这种天才,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呢?

比方说,西方社会,连“绘画”都已经成为一门学科的时候,我们还觉得,画画是“天赋”。这就是系统学习和传统模式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我忍不住讽刺一些国内的抽象绘画者(拒绝称呼“画家”,因为自成一家,那简直需要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连基本的光学、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都没系统学习,美术基本功“素描”都画得一塌糊涂,不堪入目,就仅仅靠那点可怜的“天赋”“感觉”,画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吸引大众眼球。那些作品,只会贻笑大方。

十七世纪的中国,在一个以四书五经为教材,进行科举的年代,既没有人文学科(四书五经,那只是儒家的一家之言,只是人文类别一小撮分支而已,不能代表人文学科),也没管理学科,更没有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凤姐的管理模式,应该只能自己摸索吧。横向比起来,凤姐在贾府,已经是出类拔萃。

东拉西扯了一大堆管理话题,还是言归正传,继续说这一回的故事吧。

且说宁国府的人,知道凤姐要来当他们的领导了,一个个都紧张得不得了。总管赖升这么说:“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伺候才好。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可见,平时宁国府是多么的散漫。也从侧面看出,凤姐的严苛,是名声在外。为了印证宁国府的散漫,接下来,他们自己人,也说:“论理,我们里头也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象了。”

新上任的年轻经理人,遇到自由散漫惯了的这一帮员工,是如何处理呢?凤姐一开始,就把丑话说到前头,让下面的人搞清楚,她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子。不比秦可卿那样好性子。当然,王熙凤背后是王家,比贾家势力还要大,有娘家撑腰,当然比秦可卿这种小门小户的女子,更为自信。

凤姐首先统计员工数量,打造花名册,然后,把事务落实到个人,倒茶的只负责倒茶,做饭的值负责做饭,扫地的值负责扫地,专事专管,责任到底。然后还委派专人进行督查,监管工作。当然,事情布置完,凤姐也许诺,工作开展得好,应该是有奖金。

职业经理人,挣老板的钱,管理老板请的员工。不是自己掏钱,但是得出谋划策,开展工作。而且哪些事情拍板,哪些事情不能拍板,这个度,拿捏好了,就上下满意,稍有考虑不周,就夹在中间,上下不讨好。

第一阶段人员安排停当,然后看看凤姐接下来如何执行,允许我原文照搬上来,“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也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熬了各样细粥,精美小菜,令人送过来。贾珍也另外咐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预备凤姐。凤姐不畏勤劳,天天按时刻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女眷来往也不迎送”。

凤姐理顺了员工的事情,对那些杂七杂八的女眷,也不过多浪费精力,余下的时间,关心一下宁国府的老板,给贾珍、尤氏,做一些精致小菜,调养身体。贾珍看到乱七八糟的家,逐渐被凤姐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是相当满意,不时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