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有一次,我问一位朋友,问他读《红楼梦》,每一回读完后,会不会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说有。我也觉得我有这种感觉。
分享这一回,我的心情是比较压抑的。如果说这一回,有积极的因素,那么,我想说,对于痴迷于单恋中的朋友也好,贪得无厌的朋友也好,执着过度的朋友也好,还有戏弄侮辱他人的朋友也好,可以当做当头棒喝。
我常常反思,自己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会不会有痴迷,会不会太执着。痴迷,容易一叶障目,钻到牛角尖里面去。执着,让人患得患失,惴惴不安。佛经里面讲的“贪嗔痴”,其实就是让我感到惴惴不安的东西。“贪”,是欲望的执着;“嗔”是情绪的偏执;“痴”就是在欲望中迷失。天主教信义“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好色、暴食,也是相似的定义。
“七宗罪”太多了,记不住,还是“贪嗔痴”简单明了。那我们就说“贪嗔痴”吧。
不管起因如何,贾瑞是如何迷恋上王熙凤,总之,贾瑞已经是彻底迷恋上了。那么,他痴迷于凤姐不能自省,也就迷失了自己。可能我们一般人,假如我就是贾府的佣人,像王熙凤这种风姿妖娆、高高在上的少奶奶,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意淫一下,也就算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痴迷进去。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贾瑞看来,王熙凤也是对他似乎有一些想法。
很像我们现在恋爱中,或者是单恋中的人,总是觉得,对方应该是对自己有感觉,或者即使没感觉,因为一些偏执,不愿意放弃。痴迷者,最终沦为偏执者,而不能跳出欲望的苦海。折磨与其说是来自对方,不如说是来自自己。
而王熙凤,她对贾瑞,那肯定是没有想法,估计正眼都瞧不上。但是,她被贾瑞的歪门心思给激怒了,所以,也就是中了“嗔”毒。如果凤姐对贾瑞,能置之不理,其实完全可以避免贾瑞的死亡这一悲剧的发生。还记得么,凤姐对刘姥姥施以援手,给了二十两银子,后来,刘姥姥一家,反过来救了凤姐的女儿。说白了,如果凤姐当初不帮助刘姥姥一家,那么,刘姥姥一家迟早散了,也就没机会将来救下巧姐。我也不想讲什么因果大道理,至于凤姐戏弄贾瑞致死,种下什么样的因果,那就只有大家来评判了。
我们在说“贪嗔痴”,而不是说“报恩报仇”这种具体的行为。这一回,就是“贪嗔痴”者接受炼狱的过程。那么,我也就不过多展开论述,开始讲这一回吧。
话说贾瑞终于进的屋里,见到了凤姐。凤姐假意殷勤,贾瑞则被迷得浑身酥软,眼神迷离。据说人在做坏事的时候,警惕性是最高的。酥软归酥软,贾瑞还是问凤姐,为啥贾琏还没回来。其实贾瑞一定很怕,贾琏万一回来了,他会怎么想?贾瑞和凤姐,对公,完全没业务上的来往,对私,也没啥交情。凤姐回答,不知道为啥,贾琏还没回来。贾瑞这时候,开始慢慢放肆,暗示贾琏去偷腥了,故意把话题引入暧昧。
凤姐也不是吃素的,完全不羞涩,顺着贾瑞的心思继续挑逗。说盼望贾瑞天天来陪她说话解闷。还故意示弱,说贾瑞其实也不想来,说贾瑞只是哄她开心。凤姐完全把贾瑞当猴子一样戏耍。贾瑞痴迷于凤姐,哪会清醒,赌咒发誓,以死表达心意。一语成谶,贾瑞必死无疑。王熙凤在上一回末尾,不是也有句话么,“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看来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勉强算作两厢情愿。
且说凤姐夸贾瑞是个知心人,贾瑞就越发放肆了,凑近了一点,斜眼看到了凤姐的荷包。其实这是非常放肆的举动。古代,荷包可是女性的贴身物。看到贴身物,也就离肌肤之亲不远了。凤姐让贾瑞放尊重些,暗示贾瑞,白天不好办事,晚上到西边穿堂等她。猴急的贾瑞,喜不自禁,结果晚上摸入荣国府,被关在穿堂,吹了一夜过堂风。
写到这里,曹雪芹打断了叙事,简单的交代了一下贾瑞的背景。为什么要加这一段呢,如果贾瑞单纯就是一个色鬼,那么曹雪芹也不会过多浪费笔墨。曹雪芹大概站在贾瑞的角度,去理解贾瑞这个人,给读者一个全面认识贾瑞的机会,对贾瑞有一个公正的看法。
贾瑞也算是个乖孩子,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贾代儒教养,从来也不敢私自外出,更不要说夜不归宿。可在凤姐这茬事上,贾瑞已经完全不顾祖父责罚了。痴迷于欲望,不能自省。凤姐也不能说不仁道,在第一次戏弄贾瑞的事情上,应该是给贾瑞一点教训。但是,贾瑞这种长期被祖父关在家里的呆孩子,哪有那么高的天赋,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被****蒙蔽的人,是不会清醒的。更不要说这个没啥见识的贾瑞了。一边是凤姐的戏弄,另外一边,是祖父的责罚。贾代儒对贾瑞,又是打板子,又是不准吃饭,还让他跪在院子里补功课。就这么折腾,他还是没转过神来。得到一个机会,又跑到凤姐那里去了。这一次,凤姐暗中派遣贾蓉、贾蔷,进行戏弄。看看贾瑞如何表达,说“死也要来”。确实是,“死了都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