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逆一愣,脚步也为之一顿,耳边战擎天话音再次响起:
“陛下,臣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话音一落,也不待帝晨回答,就径自说了下去:
“为帝者,心忧天下,乃天下万民之父。我儿战逆,其名尚为陛下所赐,自幼即备受帝恩,可说能够安然至今,皆乃陛下抬爱。今日束发之仪,可否由陛下代我而行,也好叫犬子永世铭记陛下之恩!”说罢,战擎天夫妇双双跪了下去,大礼相求!
帝晨闻言却是一愣:“这……”,眼神却是急向张允臣望来。
张允臣略一思索却是明白了战擎天此举深意。
战府武勋滔天,继承人却是一个难以言武之人。战场无情,谁人敢说战擎天就一定能够常胜不折?倘若仅仅吃的败仗,以身幸免,尚切无碍,只怕一旦身陨沙场,这以战为名的府地,立时就成众矢之的,不知道要遭到怎样的非议和责难!再说,这帝都之中有多少权柄滔天之辈,一日失的帝恩或于朝堂政斗中落败,偌大声势,也是转瞬烟消云散,子孙无凭。
“战擎天这是要未雨绸缪啊!”张允臣沉思片刻,主意遂定:
“也罢,当日我阻他进王,虽是依礼而行,实有违本心,这般因缘怕是要落在其子身上了,今日就帮他一帮。”
只见张允臣站起身来,面向帝臣施礼道:
“我观止戈侯其子,子承父像,方正眉扬,实是忠恳直言之人,又知其勤勉躬读,可堪造就!君臣本若父子,止戈侯之言也于礼无碍,此议可行!”张允臣言罢就径直就座,看也不看向战擎天夫妇。
帝晨闻言,哈哈一笑:
“太阁既然如此言之,寡人就越俎代庖,为这逆小子行那束发之礼。”
战擎天夫妇闻允大喜谢恩,战逆此时却也知机,虽心中不明,还是带着托绸侍女小依来到帝晨面前反跪在地。
帝晨此时也罕见地面露些许专注神采,拿起白绸,认真地为战逆束起发来,待到绸带成结,又细细地摆正一二,方罢手笑道:
“礼成!”
战擎天夫妇再次谢恩,这束发之礼至此方算完结。
礼成事毕,战府设宴,君臣又是好一番叙话,帝晨方摆驾回宫。张允臣则留步片刻,一指侍立在旁的战逆,对战擎天说道:
“今日之事,想必明日即可传遍帝都,得陛下亲手束发,此子只要不行差大错,可保此生富贵前程无虞,老夫在此恭喜侯爷了”
战擎天也不禁一笑,旋即正色回答道:
“若非阁老仗义执言,这狂妄小儿安得如此福缘,战某实无以为报,来日但有所需,必倾府而谢之!”
“一饮一啄,皆有前定。老夫做事,但凭无愧于心,谢恩之语,却是休提。你这孩儿,稍作休整,即应送至方正苑修文明礼,切勿耽搁,若习文不成,岂不让人耻笑,老夫眼拙?”言罢告辞而去。
战逆随战擎天回到府内,即被战擎天带至书房之中,坐定后,战擎天开口说道:
“今日之事,你有何不明之处,可一一问来”
战逆遂将心中的疑惑和盘托出,战擎天难得有此耐心,细致地为其解答,并隐晦地教习一些为官为臣之道。
至最后,战逆已是沉默不语,良久,方认真地问道:
“爹爹,我辈武人,讲究的是做事酣畅淋漓,沙场快意,追寻的是武道之极致,终日深陷在这朝堂之中,尔虞我诈之间,与武道境界无益,孩儿不想去那方正苑修文,只想专注于武道,不愿涉入这般泥潭。”言罢忐忑地望向战擎天。
战擎天此时却是哈哈大笑后,拿起战逆身旁的厚背刀,也认真地问道:
“你问刀三年,可知何为厚背刀?”不待战逆回答,又说了下去:
“这厚背刀,以名论就是刀背极厚的战刀,方便战骑厮杀,与此刀,我也甚是喜欢。你可知为何?
是因为它代表了两种为人在世不可或缺之物,是为力量和智慧。刀背若力量,厚重傍身,刀刃若智慧,轻巧制敌。刀刃少了厚背支撑,则极易折断,而厚背少了刀刃则有力无处使!这厚背刀可说是将力量和智慧相契合,互取长短。而且,刀刃虽长于杀戮,但是厚背却隐含容人和忍让,为人为武也当如此,有力量少智慧,会被人利用而无可奈何;有智慧而无所依傍,也只能郁郁而终罢了。“
“做人当如这厚背刀,有智慧,但不为祸一方,有力量,但不愚昧盲从。这也是我执意让你修文的原因所在,他日,你自会明白我的话!”
“明日起,你即到方正苑拜师学文,我已于苑内为你觅得清净之所,左问天自会随你前往。切记,此去学文,除每日习练武招,不可轻起争端,你的地阶真气如非保命,不可煽动。这亦是对你武道修行的一次磨砺,你需明白如何非武制敌!你听的清楚了?”
“听清楚了,孩儿绝不轻起事端,也绝不显露地阶真气!”战逆虽对这一要求困惑不解,但还是认真应道。
“好”言罢,战擎天一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