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方才听了来人的禀报,长孙无忌也不禁被惊了一下,他本身就是个实干派,最为反感那些口头文章,没想到薛琰倒与他是知音。
太宗皇帝见长孙无忌许久未言语,笑道:“怎的?辅机,连你也被那小子给吓到了吧!”
长孙无忌面带苦笑,道:“回禀圣上,只怕自开天辟地以来,还从未有过少年郎教导一国储君的,臣如何能不惊,不过听了来人的回话,臣倒是很想去见见那位武阳郡公了!”
长孙无忌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却没有组织,而且从心里,他倒是很愿意,让薛琰和长孙无忌一起,成为太子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经过了这次太子千牛卫哗变一事,太宗皇帝也彻底看清了,诸王在朝中的势力,其中有些皇子的势力,太过于大了一些,已经隐隐的在压制着太子李承乾了,这是太宗皇帝所不希望看到的。
纵然这次的差事,李承乾办砸了,可是太宗皇帝对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满意的,他是皇帝,自然要平衡朝中的各方实力,因为如果有一方的势力太大,就会影响他的统治,甚至左右朝政,而平衡朝堂两股势力,则可以使这两股势力相互制约,皇帝从而独揽大权。
但是对于最爱的嫡长子,即便是太宗皇帝也免不了要偏帮一些。
其实,在历史上,太宗皇帝对李承乾也一直都是非常疼爱和器重的,还是秦王的时候,为了培养自己的嫡长子,太宗皇帝在李承乾刚刚六岁的时候,就令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所以太宗皇帝即位后,在册封太子的诏书中,称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并非夸夸其辞。
史书也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太宗皇帝非常喜欢他,而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众瞩目的生活也就此开始了。
李承乾本人也确实非常优秀,不但聪慧,而且性格仁善,贞观三年,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李纲病逝后,李承乾又亲自为老师立碑。
贞观四年,太宗皇帝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
可见太宗皇帝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李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十二岁。
李承乾生病,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太宗皇帝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自己的爱子祈福,等李承乾病愈后,太宗皇帝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病重,太宗皇帝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爱子祈福,李承乾病愈后,太宗皇帝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同时也因为李承乾体弱多病,太宗皇帝为了不让他太辛苦,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可见太宗皇帝舔犊情深。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借机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了治国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太宗皇帝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结果他很快便写满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值,太宗皇帝看了以后,像个为儿子骄傲的普通父亲一样,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太宗皇帝也担心李承乾“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于是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说:“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
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学,不仅令孔颖达撰《孝经章句》,还让颜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完稿后又郑重上表,太宗皇帝对此大加赞赏,将之珍藏进皇家的图书馆秘阁内,并赏赐颜师古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
贞观八年,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太宗皇帝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
贞观九年,武德皇帝李渊病逝,居丧期间,太宗皇帝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
后来,朝臣恳请太宗皇帝上朝听政,太宗皇帝应允,不过“细务仍委太子”,之后太宗皇帝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李承乾留京监国。
不过后来随着长孙皇后病史,再加上李承乾年岁既增,又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
但是太宗皇帝却从未对李承乾失望,为了让心爱的嫡长子回归正途,“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李承乾谈论。
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一味的进谏是否能够将李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
在史书之中,通观于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