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崂山小道士> 第2章 小道士下山寻双亲 雪封山夜遇傀儡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小道士下山寻双亲 雪封山夜遇傀儡翁(2 / 2)

下山。

时值冬日,寒风凛冽,时不时地还夹杂着雨雪。可是,这金麦郎却只是身穿一件普普通通的灰布道袍,也不冷不冻,可见其在山上练出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可是,虽然在山上跟师傅一起识文断字,也读过不少书,但下了山后该去哪,又怎么样才能去南方,找到自己的父母双亲,金麦郎是一点注意也没有。

没注意归没注意,可是也不能站在雪地里喝西北风,那就走吧!走一步算一步,走到什么地方是什么地方。

金麦郎虽然初出茅庐,但是这附近的地理还是略知一二的。首先不能往南走,往南走到海边了。

那就往北走吧!

走着走着,约么走了十几里地,雪是越下越大了。金麦郎纵使习武练就了身子,可也是个人,也顶不过风寒,只能赶紧找一个地方暂且避一避。可是这荒郊野外的,连个人烟都没有,而且出来的时候师傅给他的那个包裹里面,就只有一套换洗的衣物和一条铺地上的铺盖,别的什么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干粮盘缠了。

找地吧!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有很多逃难的避灾的,山上山下都会留着一些个破房子。金麦郎很快就在山上找到了这么一个破房子,也不知道是庙是观的,反正先进去躲躲吧!

进去以后,发现里面也有些这个杂草柴火,便拿来生火取暖。

列位,那么说古人是怎么生火的呢?用火柴么?还是打火机呢?

火柴,老人都叫它洋火,顾名思义,洋人传进来的。那什么时候传进来的呢?1830年。1830年是什么时候?清朝道光年间。可咱这书说的是明朝的时候。

那么这火柴传进来以前,古人们是怎么生火的呢?跟原始人一样钻木取火么?肯定不是。

古代人取火用的工具叫火镰。由三部分组成,火石、火绒、钢条。火镰是利用了打火石摩擦起火的原理,使用时反复让钢条与火石摩擦使之发热,然后用力向下猛击火石,产生的火花点燃垫在火石下面的火绒从而取到火源。

一般家里寺里庙里的,反正基本上都有这么个东西。金麦郎找到火镰,点上杂草干柴,借着火取暖。而外面的风依旧呼呼地刮着,大雪漫天。

眼瞅着天黑了下来,突然有人敲门。因为怕被风刮开,金麦郎把门给堵住了。

一听有人敲门,金麦郎赶紧搬掉堵门的石头,然后开门一瞧,只见一位老者背着一个大布袋子,满身是雪,都瞧不见模样了。

金麦郎心地善良,赶紧把老人请到了里面,老人一屁股坐在篝火旁边。金麦郎又把门给堵住了,然后也坐下来。

过了一会儿,老人缓了过来,然后仔细一瞧金麦郎的打扮,又听见他肚子咕咕直叫,便从怀里取出了一块饼子,递给金麦郎。

人是铁饭是钢,何况金麦郎这十七八岁的壮小伙。不过他还是不好意思,老人看出来,一把将饼子塞到他怀里。

金麦郎接过饼子,问:“您不吃?”

老头笑了笑,说:“我吃过了。”

金麦郎也没有客气,拿起来便咬,却被老头子给拦住了,让他放到火上烤一烤,热了吃。

一边吃着一边闲聊起来,问老人是从哪里来的,老头答从汴州来的,汴州,北宋的都城,现在的河南开封一带。

金麦郎又问老者背着那么一袋子东西是做什么的,没想到老头叹了一口气,然后从袋子里掏出来这么一个物件。乍一看是个“女子”,再一瞧是个木偶。这木偶高三寸三,披红花袍,舞翩翩袖,绘珠盈睫,眉清目秀,楚楚可怜,宛如娇女,神似真人!

故有诗云,

刻出形骸假像真,一丝牵动便精神。

堪嗤鼓笛收声后,依旧当时木偶人。

欲知这老翁又是何人?手中的木偶又是何物?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