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书接上表,接演前文。
上回咱们说到,这明朝崇祯初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山东济南府有这么金氏一家三口南逃避难,行至泰安时,路遇大雨,遂到山上一处旧屋躲雨,却哪料到半夜窜出来一只大老鼠,形如柴狗,不怕生人。就在大老鼠要叼走金家小娃娃的时候,突然破门而入进来一位老道,老道二话不说一刀把大老鼠给劈了。然后金氏夫妻央求这位老道行行好,收留下犬子,老道也是善心,便答应了下来,并约定七年之后,待此子长大成人,便让其再去寻生身父母。
那么,说到这里,这老道又是何人呢?
古语有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涝。”
这黄海之滨,有这么一座山,叫崂山,古代又称之为劳山、牢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崂山虽不高,却是广阔壮丽,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而这里本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加之金元时期,崂山的龙门派兴起,其及周边的道教便长盛不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那这位老道,便是崂山上的一个道士,俗姓黄,就是还未出家的时候的姓氏。出了家呢,按照辈分,道号仁秀。
其实说起崂山道士,列位应该自然而然地想起清初志怪名家蒲松龄的那本《聊斋志异》,其中就有这么一篇《崂山道士》,将崂山道士如何千变万化、修仙享乐写得是入木三分。
说书唱戏劝人方,列位有闲心看我说这书,不能说是高台教化,但是也是劝人向善。所以,建议各位闲暇之余读一读蒲松龄的《聊斋》,为什么?一是蒲松龄也是我们山东老乡,另一个则是蒲松龄七十不举,愤世嫉俗,故有心写了这么一本奇书。写的是妖魔鬼怪,说的却是世俗人情,可以说是写绝了!
言归正传。
其实这位黄道爷也不是生来就要当和尚当道士的,当年也是文弱书生,一心想要科举中第,结果中了第,却不能做官。为什么?明朝末年,皇帝无心朝政,宦官逆党勾结,最出名的是那位经常客串武侠剧里大反派的大太监魏忠贤。那时候都是买官做,谁家有钱就能买到官,不管你科举如何,文采如何。
就这样,这位黄氏心一横,出了家,当了道士。那个时候,走投无路或者不知前路的第一想法就是当道士当和尚了。夫妻言语不和,心一冷,我上山当和尚去了;儿子考试不及格,心一冷,我上山当和尚去了;父母不给买爱疯手机,心一冷,我上山当和尚去了……就这样,也是明太祖朱元璋起了个头,反正大家有事没事就去出家,以至于明末假和尚假道士比真的还要多,而且做出来的一些事也有违出家人纲常,这个咱们后文自会提到。
本是文弱书生,出家后又勤加习武,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而且,这位黄道爷心不坏,非常的善良,时不时地下山去,接济百姓,打抱不平。
就这样,金家独子金麦郎跟着黄道爷在崂山上一呆就是七年,黄道爷不可谓不喜欢他,不仅是当做徒儿,更是当做子孙一般呵护抚养,教其识文断字,让其习武健身。文成武就,性情恬静。而且金麦郎这个小伙子人也长得不错,比女孩子还要漂亮。最重要的是他心地善良,没有歪歪心思。这便造就了他日后不卑不亢,留下美名,直到今日依旧被我们颂扬。
一晃七年过去了,转眼已经入冬。说这一天,黄老道把金麦郎叫到身前,然后对他说:“为师把能教给你的东西都传授给你了,不能教给你的要靠你自己去悟了。”
说完,取来一把剑,一个包裹,递给金麦郎,让其下山。
金麦郎虽是聪慧至极,但也是一愣,问师傅:“你这是要赶我走吗师傅?”
黄道爷说:“你可曾记得你年幼时我与你父母的七年之约?”
金麦郎点了点头,记得。
黄道爷继续说:“如今,七年已过,你也成长为人了,这便去赴约吧。”
金麦郎一听,又问道:“可是,师傅,我父母现在在哪里啊?”
黄道爷眼一闭,回答说:“我也不知道,这个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金麦郎无奈,只好扑通一声跪下,给师傅连磕了几个响头,拿起包袱,又别上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黄道爷虽是闭眼,嘴里却还是念念有词,道:“出了这个门,你便不再是道士了。”
金麦郎更是一惊,忙回头问为什么。
黄道爷喃喃道:“因为征文规定的,文章不能涉及到宗教事务,你不是宗教人员就没关系了,么么哒。”
金麦郎汗。
师傅这是说些什么话这是,怎么自己听不懂呢。
闲话不聊,这金麦郎没有任何的迟疑,跟观里的师兄师弟们简单地道别,自己便下了山。临走前,师傅又嘱咐他,说他命属金,但缺木,日后定会遇到一位命属木的贵人。如果是男的,结拜为兄弟;如果是女的,结拜为夫妻。
金麦郎记下后,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