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第714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70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4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705-2(2 / 3)

法定型两大类别以外,还可以分为正常型和非正常型两个小类别。所有非提前型是正常的,所有提前型是非正常的。非正常型拟定集合抵押财产确定,由于可提前实现债权,广受抵押权人青睐与追捧,也广为有实力的债务人所接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条款第一项是正常型的,第三项是非正常型的。同为意定型拟定集合抵押财产确定,正常型是按部就班地清偿债权的,非正常型是提前清偿债权的。

其实,早在本法第179条就为抵押权的实现定了调子:“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其中,“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就是如本项目所示的非正常型是提前清偿债权的。

“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有两大类别。

一种是对于拟定抵押财产的最后确定是完全预先确定的。如在抵押合同中完全预先确定抵押人人事关联交易或者低价交易为提前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又如约定抵押人用于抵押人的库存的产品低于库存总量的一定比例提前实现抵押权的情形等等。所有这些,于抵押合同中明确了抵押财产的对象、数量、质量和清偿债务的方式等,是完全预先确定的,拟定抵押财产的最后确定就是最后的确认。但是,如果抵押人认为需要更改抵押财产的标的物,需经过抵押权人同意才能成就。

另一种是对于拟定抵押财产的最后确定是完全预先笼统确定的。笼统初步拟定,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某项或者某几项动产集合抵押标的物于实现抵押权时落空,从而做出相对保险性的笼统性的选择。这种情形出现以后,于抵押权实现之时就要重新将现有的抵押财产作出重新确定。如上述约定抵押人用于抵押人的库存的产品低于库存总量的一定比例提前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如果库存总量不足或者甚至于无库存的情形下,抵押权就比较难以保险地实现。这么说来,当初完全预先笼统确定的标的物并非是一件坏事。

“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是可集合确定并且是可拆分确定抵押财产的。无论是选择集合或者是拆分确定抵押财产,其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应当是尽量避免对于抵押人生产经营上的妨碍。既然同样是意定型最终确定抵押财产,那么正常型的最终确定抵押财产的顺序是适用于本确定项目的。

重申一遍,本项目的确定顺序与办法依然是:

第一确定对象:产品。不能完全清偿债务时,转入第二确定对象。

第二确定对象:半成品。不能完全清偿债务时,转入第三确定对象。

第三确定对象:原材料。不能完全清偿债务时,转入第四确定对象。

第四确定对象:生产设备。不能完全清偿债务时,采取其他办法来追债。

2.定限与反定限物权的确定

抵押权人应当自觉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少对于抵押人的妨碍,这应当是一条行为准则。也可以说是抵押人的一项定限物权,对于抵押权人来说是一项反定限物权。原则上这种反定限物权应当大于定限物权。

其一,抵押债权法锁是建立在债权保护主义和债权中心论基础上的特定物权化方针,抵押财产和抵押债务应当以服从于和服务于抵押债权法锁为先决条件。在这里,所有权保护主义和所有权中心论不再适用于抵押债权法锁关系,只能退步为担保信托关系的受托地位。

其二,所抵押的财产不为抵押权人直接占有,而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在抵押期间仍然由抵押人支配,为了使得抵押权切合实际,抵押权人对于现有和将有的抵押财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控制是必然的措施。从这一点上看来,这种反定限物权应当大于定限物权是必然趋势。

其三,抵押权人的反定限措施一般多于抵押人的定限措施,而且效力更高。尽管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的拟定集合抵押财产确定堪称“意定”的,当事人双方都可以坐而论道谈条件。不过,无论抵押人可以谈多少客观困难、客观原因,最终会是“黔驴技穷”,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抵押权人在拟定集合抵押财产确定不下来,一旦谈不拢的时候,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种反定限物权和特别处分权是十分厉害的。

其四,抵押权人的法定反定限物权一般多于抵押人的法定定限物权。反过来说,抵押人的法定义务多于抵押权人的法定义务。这从拟定动产集合抵押权的设立、变更、转移、消灭的整个过程来说概莫能外。客观上,拟定动产集合抵押权有很多弱点和法律的真空地带,需要对于抵押人更多的限制条件来增强活力,增强抵押权人的权势,填补法律的真空地带。于是乎,这种反定限物权应当大于定限物权是必然的法律选择。

其五,注重实效与注重公平相得益彰,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反定限物权作用于定限物权,定限物权作用于反定限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