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制度,有除旧布新的重大意义。
2.除旧布新才是合理的
当代一些新型住宅楼房,虽然设计上是可以使用70年期,不过,其基础、框架、柱廊和外墙以至内室都非常牢固,有的可以使用一百年以上,有的可以使用二三百年以上。所谓“无偿收回”,不光是收回土地,而且是“没收房屋”,损害房屋百年以上的所有权。这种房屋,是业主全家人拼了血本才得到的合法财产,说声“无偿收回”,就这样不**理就“无偿收回”?所以说,旧法律也太不合时宜了,破除是合理的,不破除是糟糕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物权法有一条原则,那就是“非公共利益需要,不得侵占公民的财产权”。即使是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遵从一定的法律程序,也要给予被征收人以相应的合理的补偿。所以,“无偿收回”缺乏法理支撑,不能成立。
第二,双重恒定,将“房地合一”原则落到实处。
1.认真调整物权关系
物权法作为一部调整物权关系的重要法律,其法理基础是独特的,既可以对于普通法进行矫正,也可以对于特别法进行矫正。她不是心血来潮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种短视的法律,而是只要认准的地方,一旦确定下来,不是管用几十年的效力,而是要管用几百年的效力。
中国是土地所有权公有制国家,注定了不动产恒定制度是双重保护制度,注定了“房地合一”原则的通用性,这种物权化复合保护机制是独特的,也是不容置疑的。
2.“房地合一”原则的认真落实
物权法并不是不尊重所有权人的权利,也不是不尊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问题在于,物权法要立足于物权衡平原理、一般均衡原理来全面考量公私权益,努力促使不动产物权人的权利保持住圆满状态。
一些特别法、专门法一直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房地合一”:从土地用途到建设规划,从土地使用权登记和房屋所有权登记,从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设立、转移、变更、消灭,均要求“房地合一”。那么业主的房屋所有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始终是“房地合一”的。当政府以行政手段来“收回土地”时,作为土地所有权行使这种权利是说得过去的。然而,公民的房屋非得公共利益才能征收,没有正当理由更不可“没收”。既然房屋不能没收,业主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无条件保留—自动续期地保留。这样,就可以依据“房地合一”原则,妥善解决“自动续期”问题。
第三,福利社会主义制度应当惠顾各个业主
1.福利社会主义制度惠顾各个业主应当是普适制度
论及土地出让的价钱和房屋出售的价钱,非住宅类土地和住房莫属。政府和开发商是两个大赢利家。本来,提供住房福利是政府责任之所在。退一步讲,自动续期制度一旦实行,顶多也是算半个福利制度。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确实需要集权,然而,妥当地分权、放权,也是曲线地张扬集权的。住宅业主于置业时,已经交付了足够的土地出让金,续期后再交费也确定不太合乎情理。
目前物权法暂时没有提及自动续期以后是否续交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即使是国家届时不收土地出让金也不为过。要说国家为各个业主重新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种社会福利,也算是国家尽了一些义务和责任,这也可以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福利制度惠顾各个业主应当设定条件
有的法学家说,如何科学地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届时应当承担的义务,目前还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也许过于悲观。我们认为,“福利制度,应当惠顾各个业主”应当设定一定的条件,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处理办法来进行加权或者减权。这也符合物权法“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既然物权和物权关系需要衡平,那么,我们的课题和文章就在于允许“自动续期”,但不允许过分的“自动续期”。
譬如,一个业主购买一套、两套房屋,或者全家人每人平均100平方米的住房可以“自动续期”,并且可以免交续期后的土地出让金。但是,当一个业主购买了三套、四套房屋,或者全家人每人平均超过100平方米的住房可以“自动续期”,是否仍然可以免交续期后的土地出让金?办法就在这里。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是也。
第四,收回土地,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准
物权法第148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土地的,应当按照有关征收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那么,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因为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也可以适用同样的原则。
对于以上物权法的规定,业主们是不反对的,也没有办法反对。关键在于,一定应以公共利益为准,物权法一贯反对胡来、乱折腾的,也有一套对付公权侵犯民权的办法。物权法并不反对政府收回土地,问题在于收回土地者放规矩一点,应当以是否公共利益为标准,否则物权法有讨价还价的说法。
物权法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