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第474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46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4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468-1(2 / 3)

源无偿使用制度的福利取向

现阶段中国的自然资源使用制度,是实施“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方针。自然资源无偿使用制度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制度之一。是根据中国农村的社情,根据需要和可能,在总结新中国几十年来的管理经验与做法,而做出的切合实际的决定。

自然资源无偿使用制度,主要是指土地的无偿使用制度。其制定的依据是:

第一,以公共利益来确定无偿使用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提供公共公益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主导公益事业,其他单位、团体与个人参与公益事业,本身就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并没有要求要求回报经济利益。国家免费提供土地资源以发展公共利益事业,为的是促进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公共利益来界定无偿使用制度,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这种既定方针。这不仅中国是如此,相信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做法。

第二,以农民利益来确定无偿使用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要逐步地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目前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步骤,就是尽量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同来解决亿万农民的困难,使得农民阶级也能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一同过上比较平稳的生活。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情、地情和人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共和国的良心相担保,一如既往地发展农业和改善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用地和宅基地就是其中的一环。

千百年来,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农民阶级一直是弱势群体。目前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为18亿亩,人均1。3亩,人均占有耕地大约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盐碱地、沙荒地、冻土地、砾石地、低洼地和干旱地、洪涝地,抗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低,仍然解决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中国几亿多贫困人口,九成以上集体在农村地区。

中国政府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费,并给予农民以适当的农业补贴,开启了农村免费使用土地的先河。这种福利型用地制度,一方面得力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财政支持方面有了后盾;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工业化国家的先进经验,使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物权政策很快落实。

中国农民的土地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早在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就打下了基础。因为实施了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化,使得中国的自然资源无偿使用制度,由大半无偿使用一步过渡到了完全无偿使用的制度。对于这一点,不仅8亿农民表示满意,而且5亿城市居民也表示理解。

第三,以专门需要来确定无偿使用制度。

与公共利益的需要享用划拨土地一样,机关、群众团体和重要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高科技企业也可以享用划拨土地。所有这些,是无偿使用土地制度的一部分。

既然纳税人的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土地资源也是取之于国民、用之于国民,那些为民服务的机关单位,也就没有必要采取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当然,也不排除对于被征收土地的单位与个人给予适当补偿是另外一回事,这跟建设用地的挂牌、招标、拍卖转让土地和竞价获得的土地,不是同一个“有偿使用”的概念。涉及到公共利益的“补偿使用土地”,性质上与此相同。

只有免费公路、免费桥梁等交通设施、免费文化教育设施和军事设施、人民公园等完全义务性质的设施才是公共利益的范畴。机关和一般群众团体,应当是专用设施,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随便进出的地方,一般人无法享用该设施,因此与真正的公共利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同是国有企业的土地划拨制度,房地产企业与非房地产企业应当是有区别的。按照物权法平等对待各种物权主体的规定,国有房地产企业应当与其他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一样的执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至于所有国有企业是否一律取消土地划拨制度,理应当慎重考虑,统筹安排。对于大多数即非专控型国有企业普遍性地经营困难。如果加重企业负担,很多企业很快地会被整垮,结局是以贱卖国有资产告终。到头来,国家还是得不偿失,后果严重。

其他自然资源的有偿或者无偿使用制度,可以参照土地资源的有偿或者无偿使用制度执行。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执行自然资源的有偿或者无偿使用制度,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公有制企业优先照顾的原则。对于这一点,有的人可能会想不通。这是没有价钱可讲的。

社会主义的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与资本主义私有化、自由化的自然资源物权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且中国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全部在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左右,而且是各种资源的缺口是越来越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