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第103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9-1(1 / 3)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9-1

两类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

两类损害赔偿请求权,从普通物权法角度来看,是指价值赔偿与实物赔偿这两种损害赔偿请求权。原则上,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时,应当遵循物权价值规律或者经济价值规律,正确处理损害赔偿请求权中的物权关系。现实条件下,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价值赔偿与实物赔偿两种形式中作出一个优化选择,以便于更加圆满地回复自己应有的物权,也给予侵权人应有的惩罚。

物权法第37条明确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说明了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附加其他的物权保护请求权。

一、价值赔偿与实物赔偿

损害赔偿,通常是指价值赔偿,但不排除在特定情形下的实物赔偿。在生产流通领域人们往往将价值赔偿作为首选,因为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且现金支配与流通很方便,只有在紧俏物或者重要的不动产物方面的赔偿有可能例外。在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在邻里生活领域,实物赔偿则大行其道,一般是损坏旧物赔偿新物,且有的人对于现金赔偿反而不太适应,只有在难以找到替代物时,或者当事人有必要时,才选择价值赔偿。

民法通则第117条的规定是:“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其中,折价赔偿是价值赔偿,返还财产是实物赔偿。前者是债权保护的方式,后者是物权保护的方式。实物赔偿,可以是返还原物并赔偿,也可以是以代物返还并赔偿。

有的人谈论损害赔偿请求权就是请求赔钱的权利,完全取狭义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这应该说是以偏概全的吧?有的甚至进一步得出结论说“实物赔偿”是特例。他说:“实物赔偿或者古代法上的‘投偿’责任①,应当被看做是损害赔偿的原始状态或者特例,在性质上属于与金钱损害赔偿一样的侵权责任方式。所不同的是,赔偿(投偿)的不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钱,而是具有交换价值的实物。”

二、物权赔偿与人权赔偿

上述说法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因物权被侵害而引起的“投偿”(实物赔偿),但是,从引述的文章中好像是由人身权受到侵害而引起的实物赔偿。注释①全文是这样的:

“这种责任行使在古罗马法中即存在,比如狗咬伤了人,狗的主人将其交付给受害人即可,谓之“投偿”责任。参见[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债?私犯之债(Ⅱ)和犯罪》,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以下。”

联系到上文与注释,原来作者偷换了概念。他也是解释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意义的,那么,很清楚,本条款是指“侵害物权”的损害赔偿,上文也是在讲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引用就不对头了。所引用的资料,是在人身权受到侵害时的损害赔偿,即狗咬伤了人,结果用狗来赔偿受伤者。狗咬伤了人—实物赔偿,这确实是个“特例”。这个特例,只能证明由人身权侵害造成的损害赔偿,不能证明是由物权侵害造成的损害赔偿,更不能证明物权法本条款的“实物赔偿”是“特例”。混淆、偷换概念有两处:一处是将物权的损害赔偿换成了人身权损害赔偿,一处是将人身权受侵害的特例当成了物权受侵害的“特例”。

现代物权社会中,实物赔偿与金钱赔偿是不分仲伯的。如果将实物赔偿当作特例来对待,权利人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农村中实物赔偿更加盛行,涉及到商品房的实物赔偿对于权利人更加有利。

这里不是说“投偿”没有研究价值,而是说文不对题。要说物权损害赔偿的“投偿”是“特例”,那么,未免过于简单,“特例”不特。动物包括家犬是物,这是不假的。物权法中的损害赔偿,首先是发生了“人对物”或者“物对物”的损害,才能成立物权意义上的损害赔偿。然而,上述例子的损害赔偿,却是发生了“动物对人”的损害赔偿,也很有趣。这个事例,如果是摊在欧洲中世纪奴隶社会里,为古罗马法或者古日耳曼法所引用,这种人权也可以充当物权,因为那个时候奴隶甚至于自由人也是商品。到了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新兴的物权法的诞生,人权法与物权法就一分为二了,“人”也不再当作“物”来看待了。

我们承认物权侵害与人权侵害是个交叉性概念,很多时候出现连带请求赔偿或者复合请求赔偿并不稀奇。如《侵权责任法》里就包括了财产权保护和人身权保护两大板块。问题在于,我们首先要弄懂是什么类型的保护,当发生损害赔偿竞合、连带请求赔偿时,肯定要有个主次之分,不能颠倒了胡来。目前在中国,家犬伤害他人后一般采金钱赔偿的办法,这几乎形成了习惯法。

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双向选择

本文断定,物权法本条款的意思很明确,所谓“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权利人双向选择、自由选择的请求权,决不是单向选择、唯一选择的请求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