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喋血中华亂世情> 第73章 蒋介石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蒋介石烦恼(2 / 2)

戴笠一个立正敬,礼转身离去……

1931年的此时,戴笠还没有成立日后名振中华的‘军统’,现在他所拥有的‘十人团’的特务组织只不过是‘军统’的早期雏形。故此,蒋介石也没太想将解决自己的政治上的仇敌胡汉民之事,全部寺寄托于戴笠的身上,还是自己用‘政治的铁腕’来解决的比较好!况且胡汉民对于蒋介石来说,真是亦政治恩人亦政治大‘死对头’……

早年胡汉民就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在党内外的威望都极高,两广的军阀头子们都是他的嫡系。在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便宣扬“以党治国”、“以党训政”的理论,秉承了孙中山的建国思想,又迎合了国民党巩固政治的需要,此时的胡汉民的人气陡增,追随者暴多。1928年那时的老蒋虽然掌握了军权,但在国民党内和政治上完全是个‘后生’级人物,论资排辈得几十名开外,各地的军阀头子虽然都是国民党员,但一点也不服从党国中央的命令,并各自为政。那时可以说是全国都乱七八糟的,此时的蒋介石正是看上了胡汉民在党内的地位优势,他要借助胡汉民身上的这面孙中山的大旗,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老蒋努力下,政治志向一致(统一全国,实行国民党********)的胡蒋再次在政治上合作。

1928年9月,胡汉民由欧洲抵达上海,并准备动身前往南京。当时许多国民党元老劝胡汉民:“以你在国民党的地位,就这样去帮老蒋?”

胡汉民继承了孙中山革命思想,心胸自然不是常人所想,淡然道:“中国需要统一,统一需要建设,实行建设,需要一个健全的中枢。我到南京,并不是帮助某一个人,是帮助中华民国。”随后胡汉民成为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中的立法院院长。蒋介石也如愿以偿地从胡汉民那里得到了想要的政治上的优势……

没想到好戏不长,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同志病逝。随着老谭这一走,很多事情马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个动手的是蒋介石,他马上兼任了谭延闿的行政院院长一职。

蒋介石这明摆的抢权,让胡汉民不乐意了,而此时调解两人矛盾的唯一人物也死了,再不会有人来管他们之间的事了。

当初,蒋介石看中的不过是胡手中的旗帜,经过1930年的中原大战后,蒋介石‘武力’统一了中国。统一中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今,昔日的旗帜已经成为他前进的最大阻碍了。

矛盾的升级到爆发总是需要一个导火线,蒋胡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就是:约法之争。

1906年,孙中山制定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将革命进程分为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和宪法之治。军法之治是推翻皇权,宪法之治是建立民权。这就存在一个矛盾,革命最终目的是民权,但革命必须倚重军权。如何做到两者的平衡,实现军权向民权的过渡?

1930年底,中原大战胜利后的蒋介石不用打仗了,有时间慢慢思考‘约法’问题的老蒋也意识到了:必须要让自己这个掌军权的‘总司令’同时也绝对的掌握党权和政权!

因此在蒋介石的号召下,在1930年11月举行的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当时,蒋介石欲通过《训政时期约法》来设置总统,置五院院长于总统之下,遭胡汉民坚决反对。

蒋、胡之间围绕制定约法问题继续争吵并展开斗争。其实,胡汉民反对的并不是约法本身,而是反对老蒋借约法而想独揽大权。当时胡在党内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在1931年初国民党各省区改选时,胡汉民系还占着优势。他可是党的领袖、党内的地位不是蒋介石这样的‘后生’可妄想的……

因此今日,蒋介石想起了胡汉民就发愁,这老家伙真是软硬不吃,让蒋介石十分的烦恼。蒋介石望着自己的亲信戴笠离去,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到了桌子上各省送递上来的文件,心中越发的烦闷!

蒋介石又随手翻了几个文件,看后便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摔,骂道:“娘西屁地!都是要钱、要钱!我这又不是免费的银行,来人呐!去找宋子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