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心中划过一个不苟言笑的面容:“他是不是之前任过大理寺的少卿。”
李治点头:“是此人没错。”
“这人我见过,正直无私,做事判案讲究证据。不用你攀交情,你将证据想办法让他看到便是,千万别暴露来路。”武媚娘并不希望这件事将李治牵扯进去。
李治面上多了喜色:“武姐姐,多亏有你,三哥不日便可恢复爵位,官复原职了。”
“我只是知恩图报罢了。”
长孙无忌手持那撕了一角的信函在看,李世民站在他身旁不语。李世民待他看完便道:“辅机,下诏让吴王复位吧,恢复官爵,俸禄照旧发放。朕一直不许他进宫,杨妃为此病了有些日子了,朕也多日未见他,有些想念。”
长孙无忌手持信函:“单凭一封撕了角的信函,就判定吴王是否被陷害,轻率了些,要不要再查查。”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他:“查什么查啊,无忌,你是装呢还是真看不出来,这些事通通都是泰儿筹划的。”
长孙无忌讪笑道:“是是,老臣也看得出来,只是不知陛下什么意思,况且这立储之事真得有个决断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想过了,的确如你所说,恪儿像朕,好战喜功,不适合做治世之君;治儿呢又太小,性格也容易受人摆布,再说出宫晚,朝中也没有人,传位给他,怕压不住。想来想去,还是泰儿更合适些,有谋略,也能够独当一面,是个帝王的材料,就是,有时候手段太狠辣了些。”
“陛下啊,老臣就再提醒一句,若不是魏王有心经营,承乾恐怕也走不到谋逆作乱这一步。”长孙无忌这话又让李世民面色一紧,蹙眉思索。
承庆殿门口,长孙无忌出,与李泰的步辇交替而过。书桌上叠了一堆竹简书,李世民正在查看。魏王李泰在一旁介绍情况:“自父皇督促重新修订《括地志》之后,儿臣另增招了顾胤、蒋亚卿、谢偃三位文学博士,与先前的萧德言等人一起赶工。现在众位文学博士,每日撰文数万字这般算下来,再有两月有余,全部伍佰伍拾卷《括地志》即可修订完成。父皇所看的,正是已经修订完的五卷序略。”
李世民面露赞许:“青雀,你真是很费心。朕就不细读了,待全部修订完再看。对了,你说今日来有三件事,还有两件是什么?”
“父皇,儿臣听闻吴王已经恢复官爵、俸禄,可是废太子谋逆一案有了新的变动?”李泰果然消息灵通。
李世民早有准备:“青雀,承乾谋逆暂且不论,恪儿也是你的兄弟,即便有万分的不对,如今已经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为人处事不要太过计较,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泰听出李世民话中有话,便道:“是啊,儿臣也为三哥能够脱罪,恢复官爵而高兴。至于大哥承乾,父皇将他流放至黔州,儿臣想,也是不得已为之。”
李世民点点头:“你能这样想很好,做一国之君,的确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那第三件事?”
李泰道:“回禀父皇,第三件就是立储。太子被废后,东宫无主,满朝文武都在等父皇下诏。”李世民提高声调:“那泰儿你觉得为父该让哪个皇儿入主东宫?”
话已至此,李泰把心一横,上前跪道:“儿臣斗胆自荐!”
“哦?”李世民没想到他会如此急着表态。
李泰跪倒:“历朝历代,明君圣主最愁的便是无贤储可立。三国时,蜀主刘备无奈只得传位给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国家的重担全由丞相诸葛孔明一肩扛起。孔明在,蜀国在,孔明亡,蜀国亡。再论汗高祖刘邦传位幼子刘盈,吕后篡汉,临朝称制八年之久。秦开国帝王一代枭雄嬴政传次子胡亥,为宦官所惑,秦二代亡,这都是由于继任幼主过于仁弱不才造成的。再看近的,魏晋南北朝,满目皆是功臣窜权王朝短命,触目惊心的例子。”
李泰说得滔滔不绝,李世民道:“不用再举例了,朕明白你的意思。”
“可是父皇面对的困难却刚好相反。恕儿臣直言,父皇的几个皇子承乾、李恪,当然还有儿臣各个都不是酒囊饭袋,文韬武略者有之,能征好战者有之,善得人心者亦有之。也是因为如此,叛将侯君集才能够利用废太子的心理,让承乾觉得诸皇子皆对东宫之位虎视眈眈,这才逼得他走上了谋逆的道路。”李泰这话倒也实际。
李世民微笑:“虎视眈眈,难道不是么?”李泰顿了顿:“父皇英明,儿臣承认的确一直都有入住东宫之心,但儿臣也体会得出父皇的担心,废太子一事,已致使父皇心寒不已,几日不朝,这是儿臣自记忆起就未有过的事情。我们几个人(几位皇子),手心手背都是父皇的肉。父皇如今迟迟不下诏立储,立谁不立谁,无非就是不希望再次看到皇子相争、兵戎相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