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林惠成在街上遇到林光楠,林惠成出于礼貌,叫了声“四叔”,没想到林光楠却装作没听见似地走开了。林惠成以为他没听见,又跟上前去,才发现四叔转个弯根本不愿搭理他的样子。于是林惠成终于明白,人有时候并不值得依靠,即使是亲人,也不能时常关心到自己,因为人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种责任当成负担,所以靠得越近越排挤。这其中只有林光椿偶尔过他这里来问寒问暖,让他心里还存留着些许希望。
也正因为这样,林惠成更注重与刘飞的友谊,也许因为有距离,所以互相吸引,他在刚刚独立接触生活时便发现了这一点,开始的时候他不解,也觉得委曲,但过不了多久,便接受了这一现实。所以每当他把牛赶到山上时,他便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与山上的草木为伴,用树枝在地上练字,并唱歌来消除寂寞。所以在某个寂静的下午,山里传来一声声稚嫩而嘹亮的歌声时,人们知道那就是林惠成喊出来的歌,他以这种方式忘记烦恼,也以这种方式慢慢成长。
客家山歌通俗易懂,林惠成遗传了父亲一副好嗓子,林光年去世前又常常教他顺口溜和客家山歌,生活中也耳濡目染了一些,顺口就唱得出来,加上空旷大自然那种天然的舞台,常常让人沉醉其中。傍晚收工时,他会拉长声音吆喝着大伙:“乡亲们,收工咯,回家咯……”,然后高声地呼唤他的好友刘飞,接着刘飞匆匆地到小溪边洗手洗脸,再向他跑去,也和他一同喊歌。不久他们便成了群众闲聊的一个话题,人们觉得林惠成变了,变得成熟起来,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个说起父亲就会哭鼻子的小男孩,而是一个可以勇敢地走到生活中去,也是个可以给人们制造快乐的大人了。
人们看到他和刘飞就像俩兄弟似的,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只要一收工,便聚在一块。林惠成家里那些唱戏的工具,像是二胡呀、小琵琶呀、铃铛呀、喇叭等等,他们有空就拿出来,要么在林惠成家的院子里玩,要么拿到庙堂对面的戏台上戏耍,傍晚时分,人们忙碌一天后,都出来纳凉,就顺便到戏台看这两个小子的热闹。
守庙堂的刘公看到他们如此不懂事,有点生气,所以群众在欢呼时,就听到刘公说:“这两个毛糙的小畜生,真不知天高地厚……”然后他就悻悻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