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5日,今天可谓是面条君,也就是马听涛少校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在经过多次修改后。他提出的战列舰设计方案终于被海军采纳了,而且随后议会也通过了海军提交的建造计划,面条君兴奋的连午饭都没吃。
海军在得知日本海军正在建造装备410毫米甚至460毫米火炮的新式战列舰的情报后,正是提出建造新一代主力舰。并且明确要求新战舰在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上必须全面压制日本正在建造的主力舰,为此面条君连夜设计了3套方案提交给议会和海军。
在4座4联装600毫米炮战列舰方案被枪毙之后,面条君痛定思痛,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吨位太大、造价太高、脱离工业生产能力的现实,而且海军没有面临足够的威胁。现在威胁来了!
面条君设计了3个新方案,为了节省成本,全部使用华中重型机械厂刚刚试制成功的50倍径480毫米炮。这种火炮是华中厂自筹资金研制的,因为采用了身管自紧,膛内镀铬等技术,炮管寿命达到全装药450发的水平,比老式火炮寿命高出50%,炮弹分为三种:2种穿甲弹:1600公斤轻弹和2200公斤重弹,两种穿甲弹均装有51。5公斤炸药;一种高爆弹,重1850公斤,内装炸药107公斤。该型火炮已经被海军确定为下一代战列舰的主炮,命名为1940年式480毫米舰炮。舰体和上层建筑则直接使用安徽号快速战列舰的舰体设计,或者在此基础上放大。
1号方案:4座双联装480毫米主炮,50倍口径。面条君本想设定为60倍口径,射程50公里。但是考虑到议会最关心的造价和战舰的建造进度,最终提交的还是50倍口径,射程45公里。
为了降低造价,这一方案直接使用了安徽号快速战列舰的舰体设计,上层建筑也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把三联装380毫米炮改成双联装480毫米炮。每门炮备弹100发。为了保持排水量不变,装甲防护没有加强,依然只能抵御1000公斤级的380毫米重弹或406毫米轻弹。4轴4桨推进,航速和续航力与安徽号相同。
海军研究后认为这是根本就是战列巡洋舰,压制胡德或者金刚正合适。议会批准建造2艘,由大连造船厂负责详细设计和建造。
2号方案:4座三联装480毫米主炮,50倍口径。舰体在安徽号快速战列舰的舰体上放大。每门炮备弹150发。装甲防护要求能够抵御自身主炮在25-30公里距离上的直接命中。动力系统采用4台67500马力蒸汽轮机,总功率27万马力,保证能够达到32节的最高航速。续航力:30节/4000海里,15节/18000海里。标准排水量70000吨,满载排水量85000吨。
这一方案得到了海军的亲睐,议会批准建造10艘之多,由江南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各建造5艘。
至于面条君最钟爱的3号方案:满载排水量高达10万吨的4座4联装480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再次被枪毙了。
不过这次的原因不光是是造价太高,还有四联装炮塔的试验很不成功,故障率频发。海军为了测试四联装主炮,还专门改装了一艘五岳级战列舰,装上了4联装380毫米主炮。在一分钟一次的齐射试验中,仅仅3次齐射炮塔就出现故障。在修复之后有进行了2次齐射,3号装弹机故障,修好装弹机已经是第二天了。第二天海上刮起大风,在海浪的颠簸中,炮塔底座变形。
此后海军决定暂时放弃四联装主炮,转为技术储备。
面条君很不死心的又提出4号方案:3座4联装500毫米主炮,之所以不采用480毫米炮,一是因为4联装炮塔完善之后西安重型机械厂的500毫米炮也该完成了;二是因为少了一座炮塔,自然要在火炮口径上找补回来。没想到海军认为口径增幅太小,和华中厂的480毫米炮相比优势不大,不打算采用。
面条君钟爱的四联装主炮又没了希望。沮丧的面条君在一年后迎来喜讯:西安重型机械厂居然“上面有人”!最终面条君的方案得以通过,这种满载排水量10万吨的巨舰在1941-1943年间建造3艘。
由于船厂对于海军的造舰计划早有预见,准备充分,许多高强度大厚度的钢装甲板和发动机都提前开始制造。加上高效的管理能力,上述3级15艘战舰计划全部在1943-1945年完工服役。
在具体设计中,海军没有照搬安徽号的设计,而是对舰艏和舰尾都做了全面改进。并且重新划分了隔舱和采用了更加彻底的重点防护设计---次要部位完全没有装甲。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水池试验表明:细长的舰艏有利于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海军志向远大,要建立一支能够全球机动的舰队,并且随时准备出兵大西洋和德国公海舰队一起对抗英国本土舰队。因此要求航速不够要在动力上下功夫,不能牺牲适航性。所以上述3级主力舰全部采用了丰满型飞剪首,这种舰艏和衣阿华级细长的内凹型飞剪艏不同,不仅较为粗短而且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