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第一年是转科室训练,每一个科室都训练合格并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才算是具有处方签字权的合法医生。
如意第一个要转的科室是内科。
内科住院部在一楼,包括主任就三个医生,主任姓孙,是位年近六十岁的慈祥老头;一个是三十多岁的女汉子李霞;还有一位是随时都笑咪咪的中年男张磊。几个医生都在医院工作了好多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算是如意的老熟人了。
护士也只有四个,年纪大的张姨是护士长,如意自小就认识。其余三个护士看上去就十多二十岁,应该是近几年才来的,虽然不熟,也比较好沟通。所以,虽然是上班的第一天,如意心里只有兴奋,一点都不紧张。
交完班,孙主任笑着望着如意:“丫头,就不用介绍了吧?有啥不懂的谁都可以问。先跟着李霞,熟悉熟悉就试着自己管两个床。”
李霞带着如意快步向病房走去:”等会儿还要上门诊,九点钟之前就得把病房里的事全部搞定。”她有一张略显苍白的圆脸,干燥的黑发绾成小髻束在脑后,看上去精明干练。
如意紧跟着她的脚步:“住院部和门诊同时上?每个医生都是吗?值夜班怎么办?”
“门诊必须要有两个内科医生上班。主任是少不了的,他每天都得上门诊。我和张磊轮夜班,值完夜班当天才不用上门诊,下午也可以休息,另一个就得门诊住院全包。”
门诊部已经有两个人挂了号等着了。
李霞不到十分钟就处理完毕:“看到了?就这样简单。轻微的开点口服药,严重一点的静脉用药,估计有危险的收住院。下一个你来处理。”
一个年轻人拿着门诊病历走进来。
李霞向如意示意,如意连忙接过病历本:“请问哪里舒服?”
说的是广味普通话:“叶气。”
“什么?”如意没听懂。
病人指指喉咙:“叶气。很叶!”
“喉咙痛?”
“不痛,是很叶!”病人着急地望着如意,边说边用手往咽喉处扇风,“叶!”
如意恍然大悟:“‘热’!是吧?”
病人如释重负,连连点头。
如意拿过温度计:“先量量温度。”
病人摆手:“我没有发烧,只是叶气。”
没有发烧,没有喉咙痛,只是热气。热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如意心里一慌,只觉得脸上烫烫的,求助地望向李霞。
李霞问病人:“你是广东人?”
“是。”
“有陪伴吗?”
“我老婆看产科去了,我顺便来开点叶(热)气的药。”他指指喉咙,“叶(热)气,几天了,不舒服。”
李霞拿过电筒和压舌板:“张开嘴我看看。”
病人配合地张开嘴:原来是扁桃体肿胀化脓了!
李霞快速开出处方:“先吃吃药,不行再来找我。”
病人走后,李霞笑着看着如意:“你看看你,一张脸现在还彤彤的。”
如意有点不好意思:“我不知道‘热气’是什么意思,就很着急。”
“你是医生,病人越急你越是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脑子才转得快。听不懂对方说话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体检,把所有的可疑问题一一排除,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好!”如意点点头,又信心十足地望着李霞,“下一个还是我来?”
李霞笑着点点头。
下一个是本地人:“头痛、喉咙痛、周身都没力气。都三天了,以为扛得过去,还是不行。”
如意为病人做了检查:咽部充血,体温三十七度八,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再查查血吧。”
病人觉得意外:“还要查血?又不是很严重,开点药就行了吧?”
“查血可以排除一下其他问题。”
“算了吧。”李霞对如意说,“先开几天口服药给他,如果效果不好再说。”
“就是就是!”病人连连点头。
如意问病人:“有没有什么药过敏?”
“没有。”
“以前有没有吃过头孢类的药?”
“吃过。”
如意熟练地给他开出一盒消炎的头孢克肟胶囊,又开了几片解热镇痛的“扑热息痛’片。
递处方请李霞签字的时候,李霞却把头孢克肟胶囊改为头孢氨苄片剂。
待病人走远,如意问李霞:“为什么要改?这些都是上感的常用药啊。”
李霞说:“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一是我们这儿根本就没有这种口服制剂。二是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周围的农民,要尽量开便宜一点的药,能避免的检查也要尽量避免。”
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
如意有点气馁,弱弱地问:“这儿经常用那些药啊?”
“很多,你空了去药房看看吧。”
如意敲门进了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