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军事战略论> 第141章 尚谋与尚力的危害(1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尚谋与尚力的危害(147)(1 / 2)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2003年萨达姆的伊拉克人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足以夺走所有美国人的生命,如果美国人放弃抵抗、束手就擒的话。然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美国人不会允许事情这样进行,在伊拉克足以夺走地球上所有人生命的军事力量发生实际效力之前,美国的军队就可以制止并摧毁之。除非美苏两国同时不顾一切地向对方实施全面的核攻击,两败俱伤或者就如核均势逻辑的鼓吹者所认为的那样地球因此而毁灭,核均势逻辑的现实基础才会成立。可问题是,假如有一方拒绝中世纪骑士决斗式的宣战模式而进行策略性的先发制人的核毁灭战争,另一方的核反击能力的继续就很难变成现实了。

核均势的逻辑并非不可能发挥出实际效能,但前提是在这种逻辑主导下所制定的政策其实施对象也相信这样的逻辑。既然大家都信奉着同一套核均势逻辑,那么任一方动用核武器的政策必然会像其本人预期中的那样在对方的头脑和政策反应中产生同样的逻辑后果,这样,双方就都会因为顾虑到严重后果而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甚至于核政策的实施根本就用不着考虑。可是,假如一个信奉核均势逻辑的国家与另一个根本不相信核武器改变了战争本质的国家打交道,那么无论核武器本身究竟能对现实战争的胜利发挥出多大作用,前者以核均势逻辑主导下的核政策就难以在后者的头脑中产生预期的反应效果。

对于二战中的苏联、中国这类领土、人口、资源规模庞大的国家而言,采取持久的战法更有助于他们耗垮实体基础薄弱的对手。可是,对于德国、日本这样领土、人口、资源规模太小的国家来说,速决战而不是持久战就成为了最佳的战法。假如苏联人、中国人放弃持久战法而在德国和日本实力强盛的时候采取速决战法,那么两国的战略优势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并不是说苏联和中国不可以采取速决战法,而是当时的具体情势对比不利于速决战法。倘若当时的德国人和日本人放弃速决战法而采取持久战法,那么可以想见,未等二者的对手发起反攻而它们就提前崩溃了,这也并不等于说德国和日本不能实施持久战法,而是说当时的情势对比不利于持久战法。由此可见,苏联和中国采取持久战法、德国和日本却采取速决战法,这两种做法都是切合实情的最佳战法,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各自收到的实际效果的差异。一些人却只从某一个角度下结论说持久战一定优越于速决战而另一些人则宣称速决战必然胜过持久战,这些都是不顾实情、想当然的看法。

崇尚谋略与迷信暴力的危害是同等的,前者容易使军事战略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境地而后者则经常造成不必要的实力损失。

崇尚谋略,过分过大谋略的作用,以为一切劣势都可以通过超人的谋略来弥补,而实力的发展就会被忽视。那些迷信于《孙子兵法》的人,无一不是沉湎于书中所构建的完美的谋略逻辑之中无法自拔的人,这种人迷信《孙子兵法》的结果就是本末倒置地将谋略逻辑的完美与否当成是战争目的。

迷信暴力,过度夸大实力的作用,以为一切劣势都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来填平,而谋略的作用就会被忽视。充足的水量固然能够将田地里的所有地方浇灌,然而假如你能够在浇灌的过程中讲求方法和地点配合,原本是可以节省水量和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以取得最佳的浇灌效果的。

卫星侦察技术和工具的进步,使得现代战争中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极难以隐蔽的方法行军和作战。但这并非绝对,因为反侦察技术和工具同时也不断进步,因此只要一方的反侦察工作到位而另一方尽管拥有先进的侦察方法而隐藏兵力以达到出敌不意之效果仍然可以成功地实行。此外,假如同时拥有先进的侦察方法,但是在侦察工作上都难以到位的两个国家交战,而任何一方都仍然拥有隐藏兵力的巨大空间。第三种可能的情形是,一方掌握了先进的侦察方法而另一方由于技术、工具的滞后因而使得前者自然地获得了相对于后者的隐藏优势。

2003年当美国陆战部队进入伊拉克之后,某些军事专家根据其所谓的出敌不意的逻辑思维预测萨达姆将其70万共和国卫队隐藏起来以便在美军进入伏击范围时一举歼灭后者,可是直到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军完全占领伊拉克全境并逮捕隐藏在地窖中的萨达姆本人,这些军事专家们预测的情形始终没有出现。这并非是说伊拉克人绝无可能在美军的先进侦察技术和工具的作用下隐藏70万规模的兵力,而是说以当时伊拉克的反侦察水平根本难以使得如此庞大规模的兵力在隐藏的时候能够逃脱美国的侦察眼。况且真实的情况是,萨达姆本人和他的参谋他们也未必会相信能够在美国的先进侦察工具下成功地隐藏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即使是侥幸隐藏起来了,以美军的攻击能力和高机动性而想要伏击美军其结果也是很难预料的。

以谋略逻辑的演绎来制定战法,而敌人一旦摸清你的谋略套路就可以制你于死敌,况且习惯于谋略逻辑演绎的人看人、看事总是追求逻辑上的完美,他们对待战法只讲求逻辑严密、甚至是自娱自乐而很少顾及实际的战场情势。

以实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