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国的灭亡
安陵国本为战国时期魏王国的一个附属国,但是在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了魏国之后,作为魏国附属国的安陵国因为太小的缘故而没有被秦军所注意。这时秦王派人向安陵君表示想要以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君五十里的封地。安陵君深知秦王是想要以此来诈取安陵国的土地,因而回拒说虽然秦王施加的恩惠极大但是由于他是从魏国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而情愿终生守护着这一封地不敢进行交换,秦王听说后就暂时放弃了吞并安陵国的打算。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已经统一了天下,这时的安陵国也必定被秦国所吞并了。安陵君回拒秦王的话被证明只能是一种使安陵国苟延残喘的权宜之计,而面对秦国强大的军力,即便是再巧妙的谋略施展也难以避免亡国的厄运。
秦王欲用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国的最早版本是西汉的刘向所编撰的《战国策?魏策第五》中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的一段,这一段的故事情节与对话现在看来是属于西汉初年那些反感秦朝****的人所伪托于唐睢之名而虚构的,但是在其中倍受时人赞誉的唐睢智劫秦王保存安陵国的谋略却也没能避免安陵国在几年之后仍然被强大的秦国所灭亡的命运。现在,我在此重述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以便使得它与安陵国几年后被秦国用武力灭亡的事实作出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实力的重要性与脱离实力的谋略的权宜性。
面对强大的敌人,国家不是想着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以加强防守,而是幻想着依靠某一个人的奇思妙计来通过谋略的施展而获得苟延残喘之机,这种国家被灭亡的命运是已经注定了的。唐睢不辱使命的故事情节尽管属于虚构,但是虚构这一故事情节的人、深受故事情形中唐睢智谋之影响的人以及所有称颂唐睢运用智谋保存安陵国的人,他们迷信于依靠过人的谋略就可以保存国家的倾向实在是令人忧虑。
围困的难度、指挥官的偏好
那些仍然信奉“十则围之”的人根本不了解实际围困的操作难度和所需要付出的更多物力、人力和时间成本,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战争状况是要塞工事的加强使得围困战变得异常困难:“这些根据多棱堡设计、即所谓意大利样式构筑起来的至关紧要的站点,已经无法依凭火炮来迅速攻克。它们必须予以围困,但围困是个需要重炮、大量弹药和后勤储备的旷日持久的过程。这样一来,整个战役变得以围困战为中心来展开,后者被认为比野战更重要,而且现在打的次数也多得多,甚至那些希望野战的指挥官也是如此。”
这一批人对明摆着的事实一律视而不见,反倒对歪曲了的东西坚信不疑。只要敌人掌握了这一批人的惯性思维,就可以将自身真实的状况明白宣扬出去却能够在事实上起到保密的作用,与此同时,敌人又故意将那些虚假的情报以秘密的方式传播并让他们截获和信以为真。当某一个人处处与你作对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掌握了制约他的办法,那就是把凡是你想要做到的事情以相反的方向说给他听,然后他就会反过来在事实上帮助你。那一批人信奉谋战逻辑,在他们眼中凡是明白直接的东西都是低等的和不屑一顾的,相反,只要是弯曲的和复杂的东西就都是高等的和必须加以重视的。他们就像得了失心疯和精神病一样,将一切正常的东西当成不正常,反过来又将一切不正常的东西视作为正常。只要你了解到这一状况,就能够致他们于死地。
1804年拿破仑想要组建大军团对付反法同盟军,但是却担心这样做难以进行保密,于是拿破仑便明白无误地将其组建大军团的想法宣扬出去,反法同盟对此种真实状况视而不见却冥思苦想法军的真实意图,结果拿破仑收到了保密的实效因而在其大军团出现时反法同盟军措手不及。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在其《我的奋斗》一书中详尽阐述了他的战略意图、作战计划和执政方针,希特勒的书极为畅销,据说德国的家庭主妇们在发现《我的奋斗》一书的印刷版刚好重一镑时就用它来称量物件,可是,英国、法国、苏联及美国的当政者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以他们丰富老道的权谋经验和神经质似的阴谋逻辑,他们坚信希特勒德国一定在背地里奉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作战计划,结果在英、法、苏、美等国疑神疑鬼的猜测中德军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片区域。
许多人争辩说正是因为拿破仑法国和希特勒德国利用他们的敌人不相信公开的真实信息这一空当、出敌不意地取得了战争胜利,因而是谋略战的胜利。但是,我的看法则是,正是因为反法同盟和反法西斯国家信奉谋略战逻辑、对一切都疑神疑鬼的态度及做法导致他们在战争中失利。
《六韬三略》上略引用《军谶》中的两段话说“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其意思是很明显的了,尽管此书的撰写者认为柔弱能够克服刚强,但是却同时也认为柔弱与刚强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