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南城却是穷人的稻草窝,状元巷、大茶楼、天王庙、老前门、南市口还有南城的南平河边,都聚集着大量的穷人、苦力、孤儿、凶匪。而小鲜和叶舒华曾经的住所就在靠近南城的东南部,这里也是吴国商客交易鱼米的地方。
屋内还有未曾带走的家什和衣物,被子也有,现在虽然用处不大,但是小鲜知道冬天荆州的寒冷,是不舍得当掉换钱的,其他东西都被他当掉了,换来了二两银子,连带水缸下留下的五十多文钱,这便是他们二人日后生活的全部身家了。
从此这两个被邻里认为十分奇怪的组合开始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起来,茗惜懂事的很快,女孩子总是能够快速的成熟,虽然只有四岁,但是不哭不闹,小鲜给她带什么东西,她就吃什么。她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明亮,对小鲜也越来越倚靠,小鲜自从认为被父母遗弃之后,终于再一次体会到相守相依是怎样的感受。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半年后,直到隔壁邻居孙大娘的大儿子娶亲为止。孙大娘如今六十好几,战乱年代,幼儿不易成活,直到三十好几方才生下如今的大儿子,次年生下老二,第三年丈夫却因黄巢打到了荆州,被拉了壮丁,死在了队伍里,从此开始守寡。
当初孙大娘与丈夫打算生六个小子的,分别取名为周一顺,周二顺,直到周六顺,但是生到周二顺就戛然而止,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南城外的江南码头当运夫,挣些苦力钱,直到三十多岁都还是光棍,但在半月前,孙大娘帮大儿子娶了一房媳妇,如今小院里的三间平房就不够住了,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一墙之隔的小鲜家。
孙大娘一生遍临战祸,先前诸子或在战乱中被杀,或在襁褓之中饿死,丈夫也是死在诸国征战之中,深知穷苦人的辛酸,一生秉着良善持家的理念,但是到了如今年老,思想却起了松动,原因是老二的怂恿。
老大娶妻之后,老二眼热不已,但是家中困窘,仅是老大娶妻就已花费不小,如今家中破屋三间,自己还如何娶妻,于是老二便跟老母商量,干脆兼并了隔壁那两个小孩子的家。老二的理由倒是挺充足的,首先隔壁那小院子是王家二老的遗产,那姓叶的只是王家的赘婿而已,是分不得的,按道理应该给王家的远亲,而他们的远亲却在西蜀,远亲不如近邻,理所应该的应该由历来交好的孙大娘一家照为打理,直到王家的亲戚过来接收。而如今不仅姓叶的不在,倒成了小鲜这小子的产业了,他既当不得家,也做不得主,竟然还安之若素,早该让出来了。
孙大娘虽觉得老二说的过分,但并无理由反驳,仔细分析一下,竟还认为有些道理,只是当初一家颇为忌惮叶舒华,觉得他不是善类,待孙家老二探得叶舒华下落后,孙家就开始行动了。
娘,听说隔壁那姓叶的在外面死了,他们家如今就这两个小孩儿了!老二向孙大娘挤眉弄眼的说道。
这样啊!孙大娘仍旧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家如果强占了别人的房子,这两人今后住哪里,她尴尬的问道:这样好么,他们以后怎么生活了!不能害人啊!
周二顺狡黠的一笑,安慰着母亲说道:谁说了不管他们了,到时候我们在院子里修一间小屋让他们住,总不会害他们风餐露宿的,放心吧!
孙大娘听到这里不禁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样还可以,他们两个小孩子艰苦度日怪不容易的,日后能帮衬的都帮衬一下,小鲜快八岁了吧,再过两年就可以去你们码头帮忙做点事情,也能维持下生计,那丫头我寻摸着找个人家当童养媳,总不至于饿死,你说是吧!
孙大娘规划的很好,在乱世之中,能有口饭吃总比饿死后,但是殊不知他家老二却没有这样的心思,到时候把他们打一顿赶出去,吓唬吓唬他们看他们还敢回来,只要跟母亲说他们被原来的亲戚接走了,她难道还能去求证不成。
周二顺唯唯诺诺的答应了,第二天就实施了,于是小鲜按计划那样的被赶出了家门,身上只有夏天换洗的一套衣裳与一床过冬的棉被。